[发明专利]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84683.0 申请日: 2012-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3004666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苏跃朋;黄啟;崔阔鹏;石小坤 申请(专利权)人: 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代理人: 杨焕军
地址: 5190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花 苗种 培育 养殖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建造水泥养殖池,建造一个面积为10m2大小的长方形水泥养殖池,水泥养殖池长×宽为4m×3m,水泥养殖池的深度至少1.2m以上,水泥养殖池底部中央略低于四周,养殖池底部中央设有一排水口,排水口盖有一钢丝网;

b)、网箱制作,利用PVC管制作一个四边比水泥养殖池的四边分别短40cm且底面比池底高10cm的框架,框架底部采用多根PVC管撑起,将隔网包裹框架的四周及底部构成一网箱,网箱高度为1.2m以上,网箱上框架长×宽为3.2m×2.2m,网孔内径使花鳗不能逃出即可,网箱顶部用PVC管制成的框架撑起,将网箱放入水泥养殖池中,网箱不接触水泥养殖池的四周和底部;

c)、在水泥养殖池的四角分别放置一个水流助推器,选用长60cm且内径5cm的PVC管,并去除PVC管一端口横截面的1/3部分并形成一倾斜口,选用四个PVC管的倾斜口向下,分别以45℃角斜放伸入网箱,PVC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水泥养殖池的四角的水流助推器的接口处,并在水泥养殖池四角分别筑设与水流助推器一体固定且长、宽、高为20cm×20m×5cm的水泥块,便于整体固定水流助推器,并在每个PVC管靠近水泥块端开一小口,插入与水泥养殖池外空气连通的导气管,通气时,水泥养殖池四角的水流助推器通过PVC管沿着逆时针方向喷水,使水泥养殖池中水流形成逆时针循环,同时气流通过导气管顺着PVC管向上冒出,水流顺着气流方向形成流动效果,给花鳗苗种营造一种流水环境,促进花鳗游动,加快消化速度和摄饵速度,且换水时方便污物进入水泥养殖池中央的排水口集中排出;

d)、在水泥养殖池的网箱内部还设有多个用于增氧的充气气石,充气气石通过管路与鼓风机连通,充气气石以每平方米水面一个气石为准;

e)、红虫清洗,在室内垒置3个宽60cm,长400cm的水槽,制作数个宽50cm,长80cm的长方形木框,将60目的网布绷紧固定在长方形木框上形成一网框;清洗红虫时,将红虫放入水槽内,水槽一端流水,并将制作好的网框压在红虫上面,让红虫爬活,红虫从网布底下爬出时,由于网孔的挤压作用能排除体内、体表大量污物;将爬活红虫置于下一个水槽继续暂养、爬活,如此3次以后爬活后的红虫即可投喂鳗鱼苗种;另外,红虫在水槽暂养期间,要经常翻滚红虫,将聚堆红虫打散,暂养红虫每天翻洗3次,避免红虫长期聚堆而造成缺氧死亡;投喂前红虫需要经过盐度为8°的海水浸泡消毒半个小时;

f)、放苗前,将水泥养殖池的水位调整至40cm,在网箱中设置一个约半平方米的饵料投喂台,放养花鳗苗种规格为2000尾/市斤,放养密度为3000尾/m2花鳗苗种;

g)、水泥养殖池投喂,投放苗种后第三天开始投喂红虫,红虫需要经过红虫清洗槽爬活3次以上,投喂前用8°海水浸泡半个小时消毒;前15天,为了促进花鳗苗种期营养积累,每天投喂红虫4次,每次间隔6个小时,即6:00、12:00、18:00、24:00各一次,红虫直接投喂在固定的投料台上,每次投喂量以半个小时吃完为准,训练花鳗苗种集中吃料,一个小时后将剩余红虫捞走;花鳗苗种投喂红虫15天后,为了避免花鳗苗种随着规格的增长而引起的生存压力紧迫,又因为过量投喂导致疾病发生,减少至每天投喂红虫3次,即每天的6:00、12:00和18:00各一次;

h)、水泥养殖池日常水质管理,水泥养殖池前期放苗时水位为40cm,后期缓慢加高到60cm,水泥养殖池水位必须低于网箱顶部50cm,防止花鳗苗种逃出网箱,每隔3天刷水泥养殖池内的网箱一次,每天大换水一次,刷网箱在换水之前操作;换水时,扒开水泥养殖池的排水口,放出全部水,并用水枪冲洗水泥养殖池四周和池底,换完水后迅速加水至原来水位,花鳗苗种干露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i)、建造土池,土池面积为0.5~1亩为准,土池中间置放1台1.5KW增氧机,土池内设置固定饵料投喂台,土池水位至少为100cm深,放养密度为6万尾/亩,放养花鳗苗种前土池需要预先清塘消毒;

j)、转料及转池准备,当花鳗苗种规格达到1g/尾时,即可准备将花鳗苗种从水泥养殖池中转入土池,转池前7天开始饵料转化,投喂开始向鳗鱼粉转化,鳗鱼粉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含量≥45%、纤维含量≤1%、脂肪含量≥4%、灰分含量≤18%、水分含量≤10%;饵料转化前5天,每天早上6:00一餐投喂红虫,中午12:00和下午18:00投喂鳗鱼粉,鳗鱼粉以1∶1的比例调水成稠状投喂;5天以后3餐全喂鳗鱼粉,即每天的6:00、12:00和18:00全喂鳗鱼粉,后三天持续投喂鳗鱼粉稳定;稳定2天以后,进行花鳗苗种的筛取,将规格达到1g/尾的花鳗苗种转入土池,未到规格的花鳗苗种继续留在水泥养殖池中投喂红虫;以上投喂方式皆在网箱中设立固定料台,在料台上直接投喂,半个小时吃完为准,一个小时后捞除残饵;在放入土池前需完成转料,避免苗种进入土池以后不摄食鳗鱼粉的情况发生;

k)、土池投喂,花鳗苗种转入到土池后,在土池中固定饵料投喂台上直接投喂,在规格达到5g/尾前,每天投喂3次,即每天的6:00、18:00投喂鳗鱼粉,鳗鱼粉以1∶1的比例调水成稠状投喂,12:00投喂红虫,每次以投喂台上饵料在半个小时吃完为准;规格达到5g/尾以后全部投喂鳗鱼粉,并减少投喂次数至一天2餐,即每天的6:00、18:00投喂鳗鱼粉,鳗鱼粉以1∶1的比例调水成稠状投喂;

l)、土池养殖期间,土池水位需高于土池外水位,日常水质管理为:每天换水20%,并注入新水至原水位,并在土池中放入3寸小泵一个,原池抽水和出水,形成水流效果;

m)、当花鳗苗种达到10g/尾时,即可转入养成池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h)中还包括:土池池坡埋入和覆盖网布,土池四周用50cm的瓷砖围栏,用以防止花鳗苗种逃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未经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6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