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270.2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展漫军;卜现亭;李婧;杭静;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物 污染 土壤 生物 修复 方法 | ||
1.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基于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装置实现,所述的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装置组成包括:用于堆放土壤的敞口基座;所述基座的横向插有间隔开设曝气孔的主动曝气管,所述基座的纵向插有间隔开设曝气孔的被动曝气管,所述主动曝气管的两端均与大气相连,所述被动曝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本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土壤破碎过筛,去除大块砾石,过筛,筛网孔径为5-10mm;
第二步——将食用菌类生长后残留的菇渣进行粉碎过筛,筛网孔径为5-10mm;
第三步——土壤和菇渣以60:1-15:1的比例充分混合;
第四步——向掺入菇渣的土壤中加入含有C、N、P元素的肥料,喷水至土壤含水率为20-30%;
第五步——用生石灰、盐酸等调节掺有菇渣和肥料的湿润土壤pH值至7-7.5;
第六步——将掺有菇渣和肥料的湿润土壤填入基座,埋设主动曝气管及被动曝气管,堆制成生物堆;
第七步——每天用空气压缩机通过被动曝气管向生物堆鼓风进行被动曝气;每天用喷壶向堆体表面喷水保持堆体土壤的含水率在20-30%,并监测堆体温度;
第八步——堆体温度从开始上升到下降至稳定为一个堆体运行周期,当一个堆体运行周期完毕后,目标污染物下降到修复目标值以下,则完成生物修复,否则进行翻堆,并转至第三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第四步中,向土壤添加肥料后,C元素、N元素、P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为450-1000mg/kg、45-100mg/kg、4.5-10mg/kg。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座长6-8米,宽2-3米,高1-1.5米。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被动曝气管的数量为3根,埋设在基座离地面10-15cm高处,被动曝气管内径3-4cm,曝气孔孔径为3-5mm,曝气孔密度为60-120个/米。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横向的主动曝气管共3排,基座离地面30cm处和基座离地面60cm处各插入1排,基座上方土堆离地面90cm处插入1排,每排5根,共计15根,主动曝气管内径8-10cm,曝气孔孔径为3-5mm,曝气孔密度为80-150个/米。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空气压缩机向被动曝气管内输入空气的通风量约为1.5-3m3/h,每天分3-4次鼓风,每次10-15分钟。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堆体内插入有O2浓度探头、土壤温度探头、土壤湿度探头,并根据检测结果随时对堆体进行曝气及洒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2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状硅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中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