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贵重金属回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9838.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民雄;朴龙云;古泽贞则;佐野祐介;白川克行;吉川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坩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F23G5/16;F23G5/027;F27B14/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蔡石蒙;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贵重 金属 回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回收所要处理的、诸如废物的材料中含有的贵重金属的贵重金属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归因于工业废物等的最近增加,要求以高质量高产率回收工业废物中含有的诸如铜和铝的宝贵金属。用于有效地回收废物中含有的贵重金属的设备的已知示例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贵重金属回收设备。
如图14中所图示,以上提及的贵重金属回收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02,其容纳炉体101;燃烧器103,其用于将加热的气体供给到炉体101中;烟道104,其用于将在炉体101中产生的燃烧气体排放到外部;以及加热容器105,其被容纳于炉体101中并且能够存储废物。加热容器105在其顶部具有开口,该开口能够借助于盖106打开和关闭。加热容器105设有连通路径107,当盖106被关闭时,该加热容器与炉体101的上部空间通过该连通路径相互连通。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贵重金属回收设备100中,高温燃烧气体从燃烧器103被供给到炉体101中,以加热在加热容器105中的废物。这使得在加热容器105中的废物开始熔化,并且从废物中含有的可燃物质(例如,油、涂料成分、塑料、橡胶、布、纸、和木材)产生的未燃烧气体通过连通路径107被排放到炉体101中。未燃烧气体与燃烧气体在炉体101中一起燃烧并且被从烟道104排放。
在以上描述的贵重金属回收设备100中,在加热容器105的顶部处的开口用盖106关闭,并且因此在容器的内部不存在或存在少量氧气,从而允许在容器中的废物在还原性气氛下被燃烧。结果,防止待所要熔化的金属被氧化,并且因此能够有效地回收贵重金属。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 2006/03557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由废物中含有的可燃物质产生的未燃烧气体通常具有差的可燃性。因此,在废物含有大量可燃物质的情况下,即使使用了专利文献1的贵重金属回收设备100,实现未燃烧气体的完全燃烧也是困难的,并且未燃烧气体可能不期望地并入到从烟道104排放的废气中。此外,使剩余的未燃烧气体在烟道104中经受完全燃烧并且随后将其排放将会增加运行成本。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在以高效率产生清洁的废气方面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已经鉴于前述问题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排放清洁废气的贵重金属回收设备。
问题的解决办法
本发明的上文提及的目的可以通过这样的贵重金属回收设备来实现,所述贵重金属回收设备包括:加热容器,其用于存储所要处理的材料;炉体,其容纳加热容器;第一燃烧器,其用于将加热的气体供给到炉体,以对加热容器进行加热;柱形塔,其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炉体的上方,该柱形塔具有用于引入所要处理的材料的输入端口,并且该柱形塔被用于接收在加热所要处理的材料时产生的未燃烧气体;气体燃烧室,其与塔连通,该气体燃烧室被用于接收来自塔的未燃烧气体;第二燃烧器,其用于将加热的气体供给到气体燃烧室中,以使该未燃烧气体燃烧;气体引入通道,其用于将在气体燃烧室中产生的燃烧气体引入到炉体中;烟道,其与炉体一体地设置,该烟道被用于将在炉体中的燃烧气体排放到外部;以及支撑件,其支撑炉体使得炉体能够被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炉体具有第三燃烧器,该第三燃烧器被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上方,并且被用于供给加热的气体,以使排放到塔中的未燃烧气体燃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塔和炉体被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该连接装置包括:插入构件,其被设置在塔的外周表面上;接纳部,其被设置在炉体的外周表面上,该接纳部被用于接纳插入构件;以及弹性热绝缘材料,其被设置在接纳部的内部。当将该插入构件插入在热绝缘材料中时,塔和炉体被气密地连接到彼此。在该实施例中,热绝缘材料优选地包括陶瓷纤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设有格架,该格架由多个杆形构件形成并且被布置在塔内。该格架被形成为使得从输入端口引入的所要处理的材料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临时地停留在该格架上。在该实施例中,该格架优选地被设置在第三燃烧器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更优选的是,杆形状的构件中的每一个均被形成为管形,从而具有用于空气的内部通道,并且杆形构件中的每一个均在其周边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用于将流动通过该内部通道的空气排放到杆形构件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坩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坩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混合塔架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