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醚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9741.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336 | 分类号: | C08G65/336;C07F7/18;B01D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消泡剂的改性聚醚。
背景技术
在涂料、油墨、造纸、皮革等产业中,高粘度水性树脂的应用非常广泛。产品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体系由于剪切力的作用会产生许多泡沫,严重影响生产和施工质量。为了消除气泡,通常需要添加消泡剂。 介绍消泡剂及不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使得消泡剂有效消除不良高粘度水性体系产生的泡沫的改性聚醚。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性聚醚,所述的改性聚醚分子链是由炔二醇聚乙氧基聚丙氧基醚与低分子含氢硅氧烷加成,其结构式如下:
所述的M1,M2为低分子硅氧烷基,分子量M=50~300,
所述的M1、M2分子量M=100~200。
所述的M1、M2分子量M=120~180。
所述的m=1~30,n=1~15。
所述的m=5~20,n=3~12。
所述的m=10~15,n=5~10。
所述的消泡剂有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改性聚醚30~80份,疏水改性气象白炭黑1~10份,乳化剂S-80 1~5份,乳化剂T-80 1~5份,轻度石蜡5~20份。
有益效果: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目前常用的消泡剂存在消除微泡能力弱、和体系的相容性差的缺陷。以本发明的特种改性聚醚为基础配置的消泡剂,能有效消除高粘度水性体系产生的泡沫,特别是对微泡的消泡能力突出,和体系的相容性好,不良影响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改性聚醚,改性聚醚分子链是由炔二醇聚乙氧基聚丙氧基醚与低分子含氢硅氧烷加成,其结构式如下:
M1,M2为低分子硅氧烷基,分子量M=50,m=1,n=1。一种消泡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改性聚醚30份,疏水改性气象白炭黑1份,乳化剂S-80 1份,乳化剂T-80 1份,轻度石蜡5份。
实施例2:
一种改性聚醚,改性聚醚分子链是由炔二醇聚乙氧基聚丙氧基醚与低分子含氢硅氧烷加成,其结构式如下:
M1,M2为低分子硅氧烷基,分子量M=100,m=5,n=3。一种消泡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改性聚醚80份,疏水改性气象白炭黑10份,乳化剂S-80 5份,乳化剂T-80 5份,轻度石蜡20份。
实施例3:
一种改性聚醚,改性聚醚分子链是由炔二醇聚乙氧基聚丙氧基醚与低分子含氢硅氧烷加成,其结构式如下:
M1,M2为低分子硅氧烷基,分子量M=120,m=10,n=5。一种消泡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改性聚醚50份,疏水改性气象白炭黑5份,乳化剂S-80 3份,乳化剂T-80 3份,轻度石蜡15份。
实施例4:
一种改性聚醚,改性聚醚分子链是由炔二醇聚乙氧基聚丙氧基醚与低分子含氢硅氧烷加成,其结构式如下:
M1,M2为低分子硅氧烷基,分子量M=180,m=15,n=10。一种消泡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改性聚醚70份,疏水改性气象白炭黑8份,乳化剂S-80 4份,乳化剂T-80 4份,轻度石蜡15份。
实施例5:
一种改性聚醚,改性聚醚分子链是由炔二醇聚乙氧基聚丙氧基醚与低分子含氢硅氧烷加成,其结构式如下:
M1,M2为低分子硅氧烷基,分子量M=200,m=20,n=12。一种消泡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改性聚醚60份,疏水改性气象白炭黑7份,乳化剂S-80 3份,乳化剂T-80 3份,轻度石蜡11份。
实施例6:
一种改性聚醚,改性聚醚分子链是由炔二醇聚乙氧基聚丙氧基醚与低分子含氢硅氧烷加成,其结构式如下:
M1,M2为低分子硅氧烷基,分子量M=300,m=30,n=15。一种消泡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改性聚醚65份,疏水改性气象白炭黑8份,乳化剂S-80 4份,乳化剂T-80 4份,轻度石蜡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晗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9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