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薄层木塑复合材料的实体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78886.9 申请日: 2012-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3009633B 公开(公告)日: 2015-11-25
发明(设计)人: 王匀;许桢英;王荣茂;吴俊峰;蒋素琴;王诚强;朱凯;陆广华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B29C69/00 分类号: B29C69/00;C08L97/02;C08L27/06;C08L31/04;C08K13/04;C08K7/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2013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薄层 复合材料 实体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产品快速设计制造方法,特指一种基于超薄层木塑复合材料的实体制造 方法。

技术背景:

在制造业中,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产品越来越 向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度、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1988年诞生于美国,迅速扩展到欧洲和日本,并于九十年代初期引进 我国。快速原型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激光技术(激光立体光刻、分层实体制造、激光选 择烧结)和基于微滴技术(熔融沉积制造、三维印刷、实体磨削固化、多相喷射沉积等)。

从材料方面看,目前应用的是树脂、塑料、纸、蜡等较易成形的材料;但由于材料的限 制,这些成型工艺后期的成本和维护费用高昂,使其应用难以进一步拓展,而且快速成型设 备本身也非常昂贵。因此快速成形技术研究的重点是快速成形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其应用,研 究目标是研发价格低廉、收缩率小、具有不同用途所要求的力学性能、颜色、导电性、耐腐 蚀性等的功能材料。

我国研究学者还提出了以石蜡、水、石膏等混合物作为快速成形的原材料,并取得了有 效的进展,但没有涉及基于木塑复合材料进行快速成型的方法。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复 合材料,指利用塑料和木质材料等主要成分,经挤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板 材或型材。

本发明针对快速原型制造设备和材料的现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薄层木塑复合材料 的实体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超薄层木塑复合材料的实体制造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软件构造所要生产的三维实体数 据模型;

(2)将三维实体数据模型转化成立体光刻文件STL(StereoLithographyfile)格式的图形 文件;

(3)根据被加工的三维实体数据模型的特征和精度,选择合适的成型方向,在成型高度方 向上对STL图形文件进行切割,并提取每个切割所得切层截面的信息,每相互两个切割面的 间距d=0.08mm~1mm,间隔d越小,成形精度越高;

(4)将切层截面信息编写成数控NC(Numericalcontrol)加工程序;

(5)利用粉碎机将锯屑、稻壳、秸秆等纤维或者几种纤维的混合物,粉碎成粒径在15~30μm 的木质纤维;

(6)按如下质量比例进行混合:22~28%聚氯乙烯、52%~65%木质纤维、1.5%~2%TCPP 阻燃剂、1%~1.5%高分子型抗静电剂、1.5%~2%由橡胶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组成的相容剂、 1.5%~3%玻璃纤维增强剂、8%~15%聚醋酸乙烯树脂胶粘合剂,得到木塑混合体,再利用 50~100KW功率的平行同向双螺杆对木塑混合体进行挤压,得到木塑复合材料;

(7)将木塑复合材料压制模具固定在模压机上,为了便于后续切割处理,木塑复合材料压 制模具内部型腔最大尺寸Lmax和切层截面最大尺寸Smax存在以下关系,Lmax=Smax+(6~10mm); 为了保证压合力和尺寸精度,木塑复合材料压制模具的上模和下模贴合后的型腔高度H和两 切割面间距d存在以下关系,H=d-(0.001~0.002mm);挤出的木塑复合材料直接充盈到方形 的木塑复合材料压制模具中,等待5~10秒后,采用50~100吨的四柱型模压机对木塑复合材 料进行压合,得到木塑复合材料薄板;

(8)根据步骤(4)中得到的NC加工程序,激光切割机对木塑复合材料薄板外轮廓进行 切割,得到和步骤(3)中切层截面形状一致的木塑复合材料薄板;

(9)将加工好的各层木塑复合材料薄板粘合,由底部向上逐层叠加,得到所需要的实体模 型后,在进行后续边缘打磨或涂料等加工,提高三维实体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可以根据所造型的实体的需要加入导电剂、色粉等功能材料, 得到带有颜色和导电性能的木塑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可以采用滚压法得到木塑复合材料薄板,两压辊的间距比两 切割面间距d小0.001~0.00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