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配气机构用挺杆制造方法及其挺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4150.4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姜旼求;金圣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26/36;F01L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吕俊刚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机构 用挺杆 制造 方法 及其 | ||
1.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挺杆制造方法,该发动机配气机构对发动机气门进行开闭,
该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挺杆制造方法包括:
第1步骤(S1),将挺杆加工品配置在工作台(12)之上而进行固定,通过控制装置(14)对输送装置(11)进行控制,将激光振荡装置(10)配置到能够在挺杆加工品的凸轮接触面上加工润滑槽图案的适当位置处;
第2步骤(S2),以预先输入到所述控制装置(14)而设定的输送速度,在挺杆的凸轮接触面上的润滑槽加工位置处,以预先设定的输出和脉冲,利用所配置的激光振荡装置(10)照射激光并移动,从而在挺杆的凸轮接触面上加工预先输入的图案的润滑槽;以及
第5步骤(S5),去除在完成了所述第2步骤中的加工的挺杆的凸轮接触面上生成的毛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挺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步骤中的润滑槽的加工是以要加工的润滑槽具有预先设定的深度和图案的方式反复照射激光来执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挺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振荡装置(10)的移动速度与不照射激光而移动的输送速度相同。
4.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挺杆,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未经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41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