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亮膜印花浆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3463.8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倪成涛;周明;仇凯;郑文慧;陈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52 | 分类号: | D06P1/52;C08F220/18;C08F222/02;C08F220/28;C08F222/20;C08F220/44;C08F2/30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花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纺织品印花用印花浆,特征是一种亮膜印花浆,用于在纺织品上直接印花。
背景技术
亮膜印花浆作为一种特种印花浆,主要用于装饰布及服装面料的印花,一般在有色纺织品上直接印制亮膜印花浆,从而达到印花部分的图案光泽亮丽有膜感与未印花部分的柔和光泽产生强烈的反差,给人们以不同的视觉效果。这就要求印花用的亮膜印花浆产品具有透明度好,光泽度高,高温不黄变,牢度好,手感软,并符合环保要求。目前亮膜印花浆市场上有见使用,如意大利宁柏迪公司的ET产品,但使用效果并非理想,也未见有相关技术的公开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度好,光泽度高,高温不黄变,牢度好,手感软,并符合环保要求,生产工艺简单的纺织品用亮膜印花浆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纺织品用亮膜印花浆,原料重量比:衣康酸20-21、丙烯酸丁酯350-360、丙烯酸羟乙酯71-73、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0-10.5、丙烯腈42-4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E9为2-2.3、过硫酸铵1.9-2.1、去离子水550-600、缔合型流平流变剂WT-203为20-22,经乳化、引发聚合、增稠制得;
产品化学指标如下:
外观:乳白色膏状物
离子性:阴
pH值:7±0.5
含固量:≥45%。
缔合型流平流变剂WT-203为徳谦上海化学有限公司产品。
本发明纺织品用亮膜印浆的制备方法:
原料按重量配比:
(1)乳化混合单体:在不锈钢釜中加入衣康酸20-21、丙烯酸丁酯350-360、丙烯酸羟乙酯71-73、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0-10.5、丙烯腈42-4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E9为2-2.3、去离子水530-580,搅拌制成乳化液,待用;
(2)引发聚合反应:取乳化液总量的20%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82℃,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1.27与去离子水10的混合液,进行引发,然后在80-82℃温度下滴加余下的乳化液,同时滴加过硫酸铵0.63-0.83与去离子水10混合液,1-2小时滴加完毕,在80-82℃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30-40℃,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氨水调pH值7±0.5;
(3)增稠:加入缔合型流平流变剂WT-203为20-22,搅拌增稠均匀,过滤出料得产品。
缔合型流平流变剂WT-203为徳谦上海化学有限公司产品。
本发明选用衣康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腈单体共聚,其中丙烯腈单体玻璃化温度高,可使聚合物耐黄变,透明度强,光泽高。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配合使用可使聚合物成膜连续,手感柔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含有多官能团的交联单体,可使聚合产物在线性大分子之间交联,使之形成网状结构,可使聚合产物有很强的交联能力,使印制的纺织品具有优异的牢度,故所得的亮膜印花浆,性能优异,操作易控制,成本较低,且具有透明度好,光泽度高,高温不黄变,牢度好,手感软,并符合环保的要求,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乳化混合单体:在不锈钢釜中加入衣康酸20克、丙烯酸丁酯350克、丙烯酸羟乙酯71克、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0克、丙烯腈42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3E9为2克、去离子水530克,搅拌制成乳化液,待用;
(2)引发聚合反应:取乳化液总量的20%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82℃,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1.27克与去离子水10克的混合液,进行引发,然后在80-82℃温度下滴加余下的乳化液820克,同时滴加过硫酸铵0.63克与去离子水10克混合液,1-2小时滴加完毕,在80-82℃保温2-3小时,然后降温至30-40℃,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氨水调pH值7±0.5;
(3)增稠:加入缔合型流平流变剂WT-203为20克,搅拌增稠均匀,过滤出料得产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3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新生婴儿看护系统
- 下一篇:气囊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