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锅法制备维生素B6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2781.2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戚聿新;成鹏飞;李新发;吕强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67 | 分类号: | C07D213/67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75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锅 法制 维生素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锅法制备维生素B6的方法,属于医药生物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维生素B6(Vitamin B6,简称VB6)在自然界中以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三者在体内可相互转化。工业上合成的一般为吡哆醇盐酸盐。维生素B6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在动物生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饲料添加剂及化妆品工业等领域。
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维生素B6,研究多集中于“噁唑法”合成工艺的改进。我国在维生素B6生产中采用了先进的草酰噁唑工艺,代替了老路线吡啶酮法,使维生素B6工业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总收率提高到目前的54%左右,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美国专利US3227721中提及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乙酯采用四氢铝锂做还原剂,存在四氢铝锂用量大,价格昂贵,成本高,安全隐患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另外,目前现有的VB6制备工艺,包括加成反应及芳构化、水解等,存在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产生的三废多,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产品着色较重,脱色困难等问题。所以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对提高我国VB6工业生产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一锅法制备维生素B6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锅法制备维生素B6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成、芳构
将4-甲基-5-乙氧基噁唑与马来酸二甲酯或马来酸二乙酯按摩尔比1:1.0~1.2,升温至80~130℃,反应8~15小时,得到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甲酯或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乙酯;
(2)高压催化加氢
将步骤(1)的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甲酯或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乙酯投入高压釜内,加入C1~C8醇溶剂,再加入经活化的兰尼镍(Raney-Ni)催化剂,兰尼镍催化剂用量为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甲酯或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乙酯用量的7~18wt%;用氮气置换2~3次,氢气置换2~3次,然后进行催化加氢还原反应生成维生素B6游离体,反应过程持续通氢气,保持反应压力2.0~3.0MPa,温度65~80℃,氢化反应4~6小时,降温、过滤除去催化剂;
(3)成盐
向步骤(2)的维生素B6游离体滤液中加盐酸调pH=1.0~1.5或通入氯化氢气体至饱和成盐;
(4)减压回收醇溶剂,得维生素B6粗品;再进行提纯处理,得维生素B6纯品。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提纯处理方法如下:将回收醇溶剂后得到的维生素B6粗品加入乙醇,维生素B6粗品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0.7~1.0g/mL,水浴70℃,保温20~40min,再降温至 15~20℃结晶20~40min,抽滤,滤饼用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到产品。
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维生素B6纯度99.6%~99.9%(HPLC),摩尔收率89.3%~91.8%。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得到的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甲酯或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乙酯产品不需要分离,直接用于下步氢化还原反应。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90~12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醇溶剂用量为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甲酯或2-甲基-3-羟基-吡啶-4,5-二甲酸二乙酯质量的3~4倍。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醇溶剂为甲醇或乙醇。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氢化反应温度65~75℃、反应压力2~2.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新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2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