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2296.5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蔡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颖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有效避免光源发出的光线从背框泄漏而出的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日益发达,液晶显示装置已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然而,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本身无法发光,故在显示面板的下方必须提供做为提供光源的背光模块,进而使液晶显示装置达到显示的功效。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包括有背框、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反射片等构件。其中背框用以容置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反射片,且背框还具有夹持导光板的功效,进而将导光板进行固定。而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用以发出光线至导光板内进行混光。而液晶显示装置更包括驱动电路板,设置于背光模块底部的位置,具体来说也就是背框的底部,此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用以驱动显示面板。
然而,为了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通常会从背框的部分底面与部分侧面弯折出用来承载驱动电路板的承载台,使得驱动电路板能够设置在背光模块的侧边,有效降低整体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但由于承载台是从背框的部分底面与部分侧面弯折而出,会于背框的侧面形成缺口,导致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会从此缺口泄漏而出,为了防止光线从此缺口漏出,一般会以人工的方式将泡棉胶带粘合覆盖背框侧面的缺口,如此一来,需额外增加泡棉胶带的费用,且在粘贴泡棉胶带时不易对位,甚至有可能无法有效覆盖背框侧面的缺口。再者,由于背框的部分侧面用来做为承载驱动电路板的承载台,势必会造成背框整体强度的下降。因此,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与改善,实为此技术领域者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防止光源发出的光线从背框泄漏而出,导致出光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防止光源发出的光线从背光模块泄漏而出,导致出光效率降低。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背框。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背框包括底部、侧壁以及至少一延伸结构。底部用以承载导光板以及光源。侧壁邻近于光源。侧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底部。延伸结构自侧壁的部分第一端朝远离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延伸结构具有承载部,侧壁位于承载部与光源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结构更具有连接部,用以连接侧壁的第一端与承载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部与侧壁构成U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部与侧壁构成V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结构的连接部与侧壁之间具有固着体,用以使连接部固着于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着体包括胶体或焊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框更包括顶部,连接于侧壁的第二端,顶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面向底部,第一表面则背向底部,承载部的承载面与第一表面面向同一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顶部、底部与侧壁内侧之间形成光源容置空间,用以容置光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框的底部具有镂空区域,邻接于延伸结构,延伸结构系自镂空区域向外翻折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镂空区域的面积大致等于延伸结构的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框更包括遮光胶体,贴合于底部且覆盖镂空区域。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电路板以及背光模块。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背光模块,相对于显示面板设置,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以及背框。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背框包括底部、侧壁以及至少一延伸结构。底部用以承载导光板以及光源。侧壁邻近于光源,且侧壁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底部。延伸结构自侧壁的部分第一端朝远离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延伸结构具有承载部,侧壁位于承载部与光源之间,承载部用以承载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其背光模块的背框具有底部、侧壁以及至少一延伸结构。此延伸结构自侧壁的部分第一端朝远离光源的方向延伸而出,而侧壁位于延伸结构的承载部与光源之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延伸结构是从背框侧壁的一端延伸而出,也就是说此延伸结构不会于背框的侧壁形成缺口,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即可有效地避免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从背框的侧壁泄漏而出,无须增加额外的费用与人力来进行防止漏光的动作,同时也相对地增加了背框的整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2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发热丝发热的取暖器
- 下一篇:风机与发热体分离式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