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外壳铸造一次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7675.5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学锋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2;B22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外壳 铸造 一次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外壳铸造一次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电机外壳铸造行业中,特别是电机外壳的制造,鉴于其结构不同、种类繁多、产品更新速度快等一系列特点,对电机外壳制造的基础产业铸造行业中的木制模型的制作工艺冲击很大,电机外壳的形状尺寸会因为冰箱设计时追求外观的新颖性、内部结构的使用合理性,而随之不断改变,给木制模型“木模”的制造工艺带来很大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升华,家电行业中同行业的互相竞争日益激烈,电机外壳厂家要求铸造厂家必须对铸件品质有稳定的保证,铸件的生产周期相对缩短,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就要求铸造行业中的木模制造环节,能够做到准确、快捷,但是目前铸造行业中,因为冰箱的首次试销产品数量少,不能形成批量生产,用金属模或消失模来做铸件模型,生产成本高,制作周期长。所以都还是采用成本比较低,模型制作周期短的木制模型来生产电机外壳的铸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状况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外壳铸造一次成型装置。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利用一次成型技术及装备来铸造电机外壳,外壳主要由承重结构、砂箱部分、固定板、上、下连接杆、调节圆筒、挂钩、定位销,其特征在于:砂箱部分位于装置中部,上端用于承载称重结构,下端利用固定板进行固定,上述部分在中间利用上连接杆进行串联,并通过设在连杆二测设置锁扣进行紧固。将吊臂装在砂箱二端,通过设置定位销来连接上、下连杆,上杆下端在调节结构中与下连杆相连,下连杆下端通过螺母固定并挂有挂钩。
本发明一种电机外壳铸造一次成型装置,优点在于模具一次成型装置改变了传统工艺制作时必须制作内模和外模的方法,内外模一次成型不需要在外模芯盒内外增加工装、剪具和相适应的零件,在制作工艺方面,把复杂的工艺变得显而易见,更适合普遍工人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电机外壳铸造一次成型装置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机外壳铸造一次成型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机外壳铸造一次成型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将模机设置为开启状态,下模移至工机底部,上模移至工机顶部,利用“连拉连铸”得到主体结构,随后调节机床高度,利用“连拉连断”工艺将固定板固定在砂箱上。将上部装置送入机加工车间,使得砂箱中心部位与主体模具中心部位重合,并固定砂箱下部结构。随后通过加注树脂,充分凝固,将挂钩、吊臂与砂箱部分固定,通过设置定位销、螺钉,将上下连杆与模具主体部分固定,最终得到一次成型装置。
如图1、图2所示,冰箱内胆模具箱胆铸造一次成型装置,包括承力板3、砂箱9、固定板6、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8、调节圆筒7、挂钩11、定位销2,承力板3在砂箱9之上,固定板6在砂箱9之下,上连接杆5依次穿过固定板6、砂箱9、承力板3,并通过在两侧设置螺母4紧固,砂箱9两端设置有起吊柄1,起吊柄1两侧设置有定位销2,上连接杆5下端通过调节圆筒7连接下连接杆8,下连接杆8下端通过两个螺母4固定有挂钩11,砂箱9上设置有“田”字型加强筋,来增加砂箱9的强度,起吊柄1外侧设置有凸台,防止起吊链条在起吊过程中脱落而造成意外,上连接杆5与下连接杆8上设置的螺纹为反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学锋,未经陈学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夹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纳滤膜深度处理茶叶袋滤纸造纸白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