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828.9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曹飞龙;王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12 | 分类号: | B64C27/12;B64C27/68;B64D3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直升机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航空器设计时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直升机尾桨的传动系统一般由中间减速器、尾传动轴、尾减速器、尾桨变距拉杆等部件组成,其中,中间减速器、尾传动轴、尾减速器将主减速器处的能量传递到尾桨,驱动尾桨转动;飞行员操纵脚蹬通过操纵线系带动尾桨变距拉杆,从而改变尾桨叶的迎角,改变尾桨叶推力大小从而实现直升机平衡或方向改变的目的。
现有直升机尾桨的传动系统为机械式,具有结构重量大、能量损失大、振动噪声大、控制杆系可能卡阻、装配维修困难等固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改变现有尾桨能量传递和控制方式,通过电驱动方式和以功率(尾桨转速)控制尾桨推力的方式,取代现有的尾传动轴、尾减速器、尾桨操纵线系、尾桨变距拉杆等结构,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结构重量、降低直升机整体振动和噪声,维修装配简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本系统包括电动机、电动机动力源以及控制系统;其中,位于直升机尾部的电动机与直升机尾桨相连,电动机为直升机尾桨的动力源,控制系统控制直升机尾桨的转速。
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动机动力源包括发电机及发电机动力源。进一步,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发电机动力源为发动机、APU、主减速器或旋翼轴。
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动机动力源为蓄电瓶。
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脚蹬、角位移传感器以及功率控制器,其中,脚蹬设置在驾驶舱内,脚蹬产生的角位移经过角位移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功率控制器控制直升机尾桨的转速。进一步,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电动机相连,控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或者,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与发电机相连,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还有直升机姿态传感器,功率控制器对直升机姿态传感器与脚蹬输入进行比对,进行闭环控制。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脚蹬、操纵线系以及尾桨变距拉杆,脚蹬通过操纵线系控制尾桨变距拉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通过电驱动式传动代替机械传动、通过改变尾桨转速代替传统尾桨距拉杆机构,可以降低结构重量、提高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提高尾桨传动系统的装配维护性、降低直升机整体的噪声和振动水平,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系统原理框图;
其中,1-发电机、2-脚蹬、3-角位移传感器、4-功率控制器、5-电动机。
图2是脚蹬运动示意图
图3是直升机主桨旋转方向与尾桨拉力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系统原理框图;
其中,1-发电机、2-脚蹬、3-角位移传感器、4-功率控制器、5-电动机。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系统原理框图;
其中,2-脚蹬、3-角位移传感器、4-功率控制器、5-电动机。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系统原理框图;
其中,1-发电机、2-脚蹬、3-角位移传感器、4-功率控制器、5-电动机。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5系统原理框图;其中,1-发电机、5-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示意图。本发明电驱动式直升机尾桨传动系统包括发电机1、脚蹬2、角位移传感器3、功率控制器4、电动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