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料织品及其智能发热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63133.0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9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鹂;区伟文;汪国成;温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A41D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织品 及其 智能 发热 方法 | ||
1.一种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所述布料织品(10)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把电路图连接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电路图中连接有以电力发热的片状的传导层(30);所述传导层(30)在所述布料织品的设定区域有设定的电阻,使得所述电路图通导电流时,所述布料织品产生局部性的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表面和传导层(30)之间还设置有阻隔层(20),以吸收水蒸气、阻隔空气和水穿过所述传导层(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织品(10)还包括口袋(40),在所述口袋(40)中装有与所述电路图连接的电池组(50),所述电池组(50)的正负极分别通过接触垫(60)与所述电路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50)与所述接触垫(60)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50)与所述接触垫(60)之间还连接有一循环运行控制装置(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以探测所述电路图产生的温度的高低,并将探测结果传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探测结果而对所述电池组(50)的输出电流作出相应的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层(30)按照区域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电阻相同,使得所述第二区域的温度以所述第一区域的温度为依据被预测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层(30)包括窄部(301)与宽部(302),其中,所述宽部(302)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部(301)的宽度,使得在通导电流时,所述窄部(301)产生的热量大于所述宽部(302)产生的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料织品智能发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织品的设定区域对应所述布料织品的穿戴者的设定部位,所述设定部位包括四肢、手腕、喉咙、主动脉或主静脉。
10.一种布料织品,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1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