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3-三氮唑化合物的一锅法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58266.9 申请日: 2012-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058942A 公开(公告)日: 2013-04-24
发明(设计)人: 刘霞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主分类号: C07D249/06 分类号: C07D249/06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曹翠珍
地址: 210036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三氮唑 化合物 一锅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了一种1,2,3-三氮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是涉及一锅法合成1,2,3-三氮唑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2,3-三氮唑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具有芳香环的稳定性以及很好的生物兼容性[1],将不同底物的药效团通过三氮唑环链接成为一个分子,其产物可通过氢键和偶极作用来提高与生物靶点的结合能力,而且具有比咪唑更低的毒性[2]。此类化合物在生物医药、农药、材料、催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已有众多的三唑衍生物作为抗菌[3]、抗肿瘤[4]、抗炎症[5]、抗高血压[6]等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1,2,3-三氮唑化合物通常以硝基苯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还原为硝基后,再通过重氮化制备有机叠氮中间体,再与炔类化合物反应制备[7]。该类合成方法中涉及重氮化反应,且中间体为有机叠氮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若起始原料为硝基苯甲醛类化合物时,还原过程中易于自身缩合,导致造成反应效率降低[8]。 

本发明方法采用“一锅法”制备,避免了重氮化反应,不直接使用有机叠氮化合物,不经过硝基还原成胺的过程,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易于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Pauw,D.D.E.Int.J.Antimicrob.Agents.2000,16,147. 

[2]Best,M.Biochem.2009,48,6571. 

[3]Pandeya S N,Sriram D,Nath G,et a1.Pham.Acta.Helv.1999,74,11. 

[4]Bennan E M,Werbel L M.J.Med.Chem.199l,34,479. 

[5]Santagati N A,Bousquet E,Spadaro Aet a1.Farmaco.1999,54,780. 

[6]Ram V J,Farhanullah,Tripathi B K et a1.Bioorg.Med.Chem.2003,11,2439. 

[7]Alam M S,Kajiki R,Hanatani H et a1.J.Agric.Food Chem.2006,54,1361. 

[8]Richard W,Wand Lahti P M.Synthetic Commun,1998,108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2,3-三氮唑化合物的一锅法合成方法,避免了 现有技术合成工艺中涉及重氮化反应,且中间体为有机叠氮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若起始原料为硝基苯甲醛类化合物时,还原过程中易于自身缩合,导致造成反应效率降低的问题。具体的工艺是: 

一种式(I)所示的1,2,3-三氮唑化合物的一锅法合成方法, 

式中,R1为卤素、吸电子基团,R2是芳基、取代芳基、脂肪烃基或取代脂肪烃基中任一种; 

包括如下步骤: 

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有机溶剂、硝基苯类化合物、叠氮钠、炔类化合物、催化剂、抗坏血酸钠;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通过重结晶或硅胶柱层析分离提纯即得1,2,3-三氮唑类化合物。 

本合成方法中,反应温度最好是在40~130℃,更优选的是60~100℃。反应时间最好控制在5~10小时。 

本合成方法中,反应可以通过TLC检测反应进程。 

其中,硝基苯类化合物与叠氮钠、炔、催化剂、抗坏血酸钠的摩尔比依次为1:2~4:1~2:0.2~1:0.2~1,优选的摩尔比依次为:1:2~2.5:1~1.2:0.2~0.5:0.2~0.5;硝基苯类化合物与溶剂的摩尔比为1:10~1:50。 

上述的催化剂可以采用一价铜盐或者二价铜盐,例如: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或硫酸铜等。 

反应溶剂可以为六甲基磷酰三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混合溶剂。 

式(I)中,R1可以为氟、氯、溴等卤素;也可以是乙氧基羰基、乙酮基、羧基、腈基、醛基等吸电子基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