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7812.7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廖世军;梁华根;党岱;熊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8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增湿膜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实现自增湿的方式,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质子交换膜依次在质量浓度为5wt.%的双氧水溶液中和质量浓度为0.5mol.L-1的硫酸溶液中进行预处理,然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并保存在蒸馏水中备用;
(2)将亲水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溶剂中,配制成质量百分浓度为1‰-10%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所述亲水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葡聚糖、壳聚糖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将亲水性无机氧化物加入到异丙醇溶剂中,超声分散,配制成浓度为1-50g.L-1的无机氧化物悬浊液;所述亲水性无机氧化物为气相二氧化硅、钛白粉、介孔SiO2或分子筛;
(4)将碳载铂或铂钌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溶液、步骤(2)中所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步骤(3)中所述无机氧化物悬浊液、水或者易挥发性溶剂按10:2-5:0.1-5:0.1-10:200-2000的质量比混合后,经超声波震荡分散成催化剂浆料,再将该催化剂浆料喷涂在质子交换膜的一侧,铂的载量控制在0.05-0.5mg.cm-2之间,然后将喷涂好的质子交换膜进行热处理,即制得膜电极的阳极催化层;
(5)将碳载铂催化剂、全氟磺酸树脂溶液、水或者易挥发性溶剂按10:2-5:200-2000的质量比混合后,经超声波震荡分散,将该催化剂浆料喷涂在经步骤(4)处理之后的质子交换膜的另一侧,铂的载量控制在0.1-1mg.cm-2之间,然后将喷涂好的质子交换膜进行热处理后,制得膜电极的阴极催化层;
(6)将两张预先喷涂好的气体扩散层分别压合在经步骤(5)处理之后的质子交换膜的两侧,即制得膜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交换膜为美国DuPont公司生产的Nafion212、Nafion211膜或Nafion117膜, 或者其他公司生产的全氟磺酸树脂膜,或者其他具有质子传导能力的膜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蒸馏水、无水乙醇或质量百分浓度为1%-10%的乙酸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磺酸树脂溶液为质量百分浓度为5%的Nafion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载铂或者铂钌催化剂为Pt含量为10%-60%的Pt/C催化剂、或者总金属含量为10-60%的Pt/Ru原子比为1:1的PtRu/C 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挥发性溶剂为无水乙醇、丙酮或异丙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将质子交换膜放于质量百分浓度为5%-15%的双氧水中,在60-100°C下加热0.5-2小时;经蒸馏水洗涤后,再放于0.5-1mol.L-1的硫酸溶液中,在60-100°C下加热0.5-2小时,然后经蒸馏水洗涤后,即完成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为在60-90°C下热处理20-60分钟。
9.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自增湿膜电极通过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78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融合信息推送的数字化点餐方法
- 下一篇:评估电网节点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