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噻嗪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6903.9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陆明若;张中泽;马志荣;王卫华;田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85/34 | 分类号: | C07D285/3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254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嗪酮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噻嗪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噻嗪酮的化学名称为2-特丁基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1,3,5-噻二嗪-4-酮,分子式为C16H23N3OS,是一种杂环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破坏昆虫的新生表皮形成,干扰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害虫死亡。具触杀、胃毒作用强,具渗透性。不杀成虫,但可减少产卵并阻碍卵孵化。
现有噻嗪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光气合成法和非光气合成法,光气合成法主要为N-甲基苯胺与光气、氯气反应制得中间体,在碱性环境下与后者在碱存在下与上述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反应,制得噻嗪酮。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526731.1,名称为一种噻嗪酮的制备方法,公开了噻嗪酮的制备方法采用氯苯作为溶剂,选用碳酸氢氨缩合噻嗪酮,中国专利申请CN200710191089.4,名称为一种噻嗪酮的合成方法,公开了噻嗪酮的合成方法,采用苯、氯化苯或其同系物作为溶剂。然而选用上述溶剂产物之一HCL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较高不利于氯化氢的溢出不利于产率的提高,选用碳酸氢氨缩合噻嗪酮,反应废水中的氨氮含量较高,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HCL溶解度小的溶剂,反应废水更加环保的噻嗪酮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噻嗪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光化,氯化,合成,蒸馏结晶的步骤;其中氯化步骤中采用二噁烷或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为溶剂;合成步骤中采用有机胺参与缩合。
上述的噻嗪酮的制备方法,所述具体的工艺步骤为:(1)光化反应,向光化釜放入溶剂二噁烷开搅拌,升温,温度控制在10~20℃,以10m3/h通入光气,同时滴加N-甲基苯胺,至反应结束,对反应后物料进行减压蒸馏,除掉溶剂;(2)氯化反应,在前述光化釜中加入溶剂二噁烷或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将光化釜温度控制在0℃ 通入氯气,至反应结束;(3)合成反应,将光化釜中的所有反应液转移放入合成釜中,再放入甲苯,丁丙硫脲,有机胺然后升温至 ℃,保温10小时,将反应料液泵入蒸馏釜内;(4)蒸馏结晶,将蒸馏釜开启搅拌、真空阀门,开夹套蒸汽升温,将反应残留有机胺蒸发回收,然后泵入甲醇,结晶得最终产物。
上述的噻嗪酮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1)光化反应中溶剂为二噁烷;所述的有机胺为三乙胺,三正丁基胺,N-N-二甲基苯胺中一种。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采用二噁烷或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为溶剂反应过程中HCL溶解度小,有利于HCL的溢出,生产的产率达到83%以上,较高时达到88%;(2)采用有机胺取代碳酸氢氨作为合成反应的碱,反应废水中的氨氮含量低,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光化反应:向光化釜放入1000ml溶剂二噁烷开启搅拌,升温,温度控制在15℃左右,边通入光气300g(96.8%),边滴加N-甲基苯胺240g,然后慢慢升温到50度,期间维持少量通入光气,然后用氮气赶走多余的光气和氯化氢,得到N-甲基苯基氨基甲酰氯二噁烷溶液;
(2)氯化反应:在前述N-甲基苯基氨基甲酰氯二噁烷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5g,将光化釜温度控制在55℃ 通入氯气190g,检测N-二氯甲基苯基氨基甲酰氯大于0.5%即用氮气吹扫过量的氯气和副产氯化氢,得到N-氯甲基苯基氨基甲酰氯二噁烷溶液;
(3)合成反应:将上步的N-氯甲基苯基氨基甲酰氯二噁烷溶液放入合成釜中,投入丁丙硫脲367g,在10-20 ℃滴加三乙胺448g,然后升温至40 ℃,保温5小时后,将反应料冷却到13-15℃,过滤除去三乙胺的盐酸盐;三乙胺盐酸盐去回收三乙胺。
(4)蒸馏结晶,将上步的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二噁烷,粗品按照1:1然后加入甲醇,结晶得最终产物,总产率84.6%,含量98.5%。
(实施例2)
(1)光化反应:向光化釜放入1000ml氯仿开启搅拌,升温,温度控制在15℃左右,边通入光气300g(96.8%),边滴加N-甲基苯胺240g,然后慢慢升温到50度,期间维持少量通入光气,然后用氮气赶走多余的光气和氯化氢,对反应后物料进行减压蒸馏,除掉溶剂氯仿后得到N-甲基苯基氨基甲酰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6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