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直流分裂导线的快速老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5751.0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庆;郭剑;陆家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分裂 导线 快速 老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领域中高压直流导线的老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流分裂导线的快速老化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架设分裂导线上开始电晕特性试验时,导线表面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导线的电磁环境试验结果。一般来说影响导线表面状况有外在和内在两大类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有空中降落的物质和导线出厂时表面携带的油脂等,如昆虫、灰尘、蜘蛛网、植物、树叶、鸟粪等。这些外来物附在导线上后,会影响导线表面电场场强分布,使得局部场强增大,成为电晕放电点。而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导线表面上的划痕或碰伤、导线上的残留金属凸起物以及新金具和新导线上的小毛刺等,这些可能会成为线路电晕放电点。
新架设输电线路的导线表面通常都有许多明显的不规则处,其粗糙系数和电晕起始电压都比较低,故新导线的电晕损失、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噪声都较大。但使用一段时间经过风吹雨打的已老化的导线,产生强烈电晕放电的点源减少,其电晕损失、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噪声都较小。显然,按照新导线的状况进行电磁环境研究并应用于设计是不合理的。在交流输电系统中,国外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新、旧导线的特性对比工作,但在直流输电系统中,新、旧导线的特性对比做的还比较少。
在进行导线的电磁环境试验中,主要应研究旧导线的电磁环境特性,对于新架设的试验导线,需要消除导线表面特殊状况所增加的电晕放电点,故在试验之前,需要将导线由新到旧增加一个老化过程,所以对新导线的老化是电磁环境试验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导线的老化过程通常使用电老化法,即通过对新导线施加较高电压产生较强电晕,使其表面不规则处电晕形成的自由电荷引起的局部离子轰击,能腐蚀掉铝导线表面的毛刺,而且能帮助除去蜘蛛网、鸟粪和其他好天气下的电晕源。
随着直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的提高,输电线路的噪声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签于可听噪声在直流输电线路设计中所起到的制约性作用,本文以导线的可听噪声特性为例进行导线的老化效果说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新架设导线进行老化时所需时间过长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压直流分裂导线的快速老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压直流分裂导线的快速老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对导线进行清理,以去除导线表面的毛刺和油脂;
步骤B、使导线处于强烈电晕放电状态,利用电晕放电进行导线的老化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的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A1、用软布沿导线轴向方向擦拭导线,去除导线表面的毛刺;
步骤A2、用软布蘸取溶剂并沿与步骤A相同的导线轴向方向擦洗导线表面,去除导线表面油脂;
步骤A3、用软布蘸取纯净水并沿与步骤A相同的导线轴向方向擦洗导线表面,去除步骤B残留的溶剂。
进一步地,步骤A2中,所述溶剂采用工业酒精、丙酮、二甲基亚砜或乙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的具体方法包括:
给导线施加电压,使导线表面的平均最大电场强度在不小于32kV/cm的状态下持续保持至少24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表面的平均最大电场强度为32kV/cm~45kV/cm。
进一步地,所述持续保持的时间为24小时。
由于本发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本发明的快速老化方法可快速地对高压直流分裂导线进行老化试验,节省大量的导线老化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快速老化过程中导线上的可听噪声产生功率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高压直流分裂导线的快速老化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1)用软布抹除新导线表面的毛刺
从工厂中出产出的导线表面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微小突起和毛刺,而这些突起和毛刺会使得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发生畸变,从而使得导线表面的放电现象比较剧烈。可使用软质不掉毛物品(例如软布)对导线表面进行擦拭,尽量将突起或毛刺抹平。
(2)用软布蘸取工业酒精等溶剂擦洗导线表面
新导线表面都会有油脂,而该油脂的存在可能会使得导线表面的电晕放电现象与老导线的电晕放电现象有所不同。可使用既可以自身挥发而不留下残留物、又可以溶解油脂的溶剂擦洗导线表面(例如工业酒精),使得导线表面残留的油脂可以被溶剂溶掉。
(3)用软布蘸取纯净水擦洗导线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5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