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串口双工智能通信系统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52761.9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黄浦船用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口 双工 智能 通信 系统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口通信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串口双工智能通信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串口通信作为一种方便,简单的数据交换手段,在嵌入式通信和调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以往串口一般用在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因此,在现有的串口通信实现中,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串口通信的效率。
现有的串口通信方式一般为通过串口直接与主系统连接,这样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增加了主系统的负担;2)增加了主系统不安全性;3)增加了通信错误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减少主系统的负担、通过光电隔离保护主系统、智能排除通信错误的多串口双工智能通信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串口双工智能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接在通信电缆和主系统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串口、电平转换芯片、异步串行通信芯片、通信总线、CPU、ROM和RAM,所述的多个串口、电平转换芯片、异步串行通信芯片依次连接,所述的通信总线分别与异步串行通信芯片、CPU、ROM和RAM连接,所述的RAM与主系统连接,所述的多个串口与通信电缆连接。
所述的多个串口为6个RS422接口。
所述的RAM为双端口RAM。
一种多串口双工智能通信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初始化;
2)外部数据通过RS422接口进入电平转换芯片;
3)数据通过电平转换芯片转换后传送给异步串行通信芯片;
4)异步串行通信芯片把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中;
5)CPU对数据总线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将异常数据剔除,将正常数据放到双端口RAM中串口号相应的存储区域中;
6)主系统通过系统总线访问双端口RAM来获取RS422接口所传输的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主系统的负担,将串口送过来的数据通过光电转换芯片传给板载CPU,通过分析处理,将异常数据剔除,将正常数据保存至双端口RAM,给主系统处理;
2、通过光电隔离保护主系统;
3、智能排除通信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多串口双工智能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接在通信电缆和主系统8之间,所述的通信系统包括多个串口、电平转换芯片2、异步串行通信芯片3、通信总线4、CPU5、ROM和RAM,所述的多个串口、电平转换芯片、异步串行通信芯片依次连接,所述的通信总线分别与异步串行通信芯片、CPU5、ROM6、RAM7连接,所述的RAM7与主系统8连接,所述的多个串口与通信电缆连接。
所述的多个串口为6个RS422接口1。所述的RAM为双端口RAM。所述的电平转换芯片为SF526电平转换芯片,所述的异步串行通信芯片为CD1865异步串行通信芯片,所述的CPU为80186板载CPU。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下:
1)系统初始化;
2)外部数据通过RS422接口进入电平转换芯片;
3)数据通过电平转换芯片转换后传送给异步串行通信芯片;
4)异步串行通信芯片把数据放到数据总线中;
5)CPU对数据总线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将异常数据剔除,将正常数据放到双端口RAM中串口号相应的存储区域中;
6)主系统通过系统总线访问双端口RAM来获取RS422接口所传输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黄浦船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黄浦船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2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电子显示器组件的可配置过程控制设备
- 下一篇:用于处理图像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