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肝素钠中乙醇残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1438.X | 申请日: | 201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乃山;迟培升;陆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九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10 | 分类号: | C08B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肝素钠 乙醇 残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降低肝素钠中乙醇残留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肝素钠是从猪小肠粘膜中提取的一种生化药品,是手术中不可替代的、挽救生命的、市场不能断档的首选药物。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用于临床以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产品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病、血液病、尿毒症等。西方国家已开始研究肝素钠对癌症的防治作用,其新用途不断增加。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肝素钠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成为世界肝素钠产量最大的国家。国际市场的肝素钠产品有70%以上来自中国。肝素钠精品生产已由高锰酸钾氧化法发展到双氧水氧化法,结合醇洗分离法,将大量的杂质用乙醇带走。2008年2月11日,美国因注射肝素钠出现4例死亡,350多例不良反应,成为轰动世界的“肝素钠事件”。经过专家论证,上述死亡和不良反应是由于肝素钠中含有“多硫酸软骨素”所致。自“肝素钠事件”以来,美国FDA和中国药监局不断加强肝素钠产品的质量,美国药典将乙醇残留的标准定为小于5000ppm,而中国药典则定为小于2000ppm,从国家标准要求看,此指标表的重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肝素钠中的乙醇残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降低肝素钠中的乙醇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冷冻和真空干燥 的方法降低肝素钠中的乙醇残留。
在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检验合格的肝素钠液体放入冷库冷冻至-5-0℃,再将冷冻的乙醇加入到液体中,并快速搅拌,测得混合后乙醇的浓度为70-85%,再加入1000ml氯化钠溶液,静置10小时以上。
(2)、将沉淀后的产品抽干加入无水乙醇,静置24小时以上,脱水后的乙醇度数保持在95%以上。
(3)、将脱水后的产品抽干,均匀的分装在不锈钢盘中,放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真空干燥箱的温度控制在30-50℃之间,烘干30小时,干燥失重控制在3%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肝素钠精品生产采用冷冻和真空干燥法,使肝素钠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会与乙醇结合,在干燥中很容易挥发,同时产品的颜色为白色,其精品活性效价在180usp/mg以上,折合WHO国际标准在200iu/mg,其他质量标准均符合中国药典、美国药典、英国药典及西欧药典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将检验合格的肝素钠液体放入冷库冷冻至-5℃,再将冷冻的乙醇加入到液体中,并快速搅拌,测得混合后乙醇的浓度为85%,再加入1000ml氯化钠溶液,静置10小时以上。
(2)、将沉淀后的产品抽干加入无水乙醇,静置24小时以上,脱水后的乙醇度数保持在95%以上。
(3)、将脱水后的产品抽干,均匀的分装在不锈钢盘中,放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真空干燥箱的温度控制在50℃,烘干30小时,干燥失重控制在3%以下。
(4)将烘干后的产品(批号JH120203)检测乙醇的残留量为700ppm,干燥失重为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九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九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1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消防用具为一体的便于移动的消防车
- 下一篇:载运工具外置式灭火器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