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精密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0174.6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兆法;陈光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排头兵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5 | 分类号: | A61M5/16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精密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核心配件的输液精密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给人体输液时,药液中通常含有3-5μ以上不溶性微粒,需要过滤器过滤。如专利号200520115832.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药液过滤器,包括由带进液管的上壳、过滤膜片、带出液管的下壳、所述的上壳与下壳相互平等且带内腔等组成。在使用过程中,这种结构一次性滤过量小,流速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精密过滤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精密过滤器,包括具有穿透左右的通孔的滤器底、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滤器底的左右两侧部上的过滤膜、两个固定地盖设在所述的滤器底左右两侧部上的滤器盖,两侧的所述的过滤膜分别罩设于所述的通孔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滤器底的下部具有与所述的通孔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每侧的所述的滤器盖的上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的第二开口这两个中的一个为进液口,这两个中的另一个为出液口,两侧的所述的过滤膜与所述的滤器底之间形成第二腔,每侧的所述的滤器盖与相应侧的过滤膜之间形成第一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开口为进液口,所述的第二开口为出液口,所述的第一腔为进液腔,所述的第二腔为出液腔。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每侧的所述的滤器盖上分别设置有空气排泄孔和空气滤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滤器底包括位于所述的通孔内并且上部与所述的滤器底相固定连接的滤膜支撑架,所述的滤膜支撑架的下部悬空设置,两侧的所述的过滤膜稳定地定位于所述的滤膜支撑架的两侧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侧的所述的第一开口通过三通管合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滤器底与所述的滤器盖之间通过粘结剂或者焊接密封连接成一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开口的中心线、所述的第一开口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且分别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过滤液体时经双侧过滤膜过滤,在临床上使用时,具有一次性滤过量大,流速快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方向剖面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附图4为附图3的B-B方向剖面图;
附图5为滤器底的左视图;
其中:1、滤器底;2、过滤膜;3、滤器盖;4、第一开口;5、第二开口;6、第一腔;7、第二腔;8、空气排泄孔;9、空气滤膜;10、滤膜支撑架;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输液精密过滤器,包括具有穿透左右的通孔11的滤器底1、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滤器底1的左右两侧部上的过滤膜2、两个固定地盖设在滤器底1左右两侧部上的滤器盖3,两侧的过滤膜2分别罩设于通孔11的左右两侧,滤器底1的下部具有与通孔11相连通的第二开口5,每侧的滤器盖3的上部具有第一开口4,两侧的过滤膜2与滤器底1之间形成第二腔7,每侧的滤器盖3与相应侧的过滤膜2之间形成第一腔6。
滤器底1、滤器盖3的形状相配合,可以为长方形或方形、或圆形,尺寸可依据实际需要确定。过滤膜2的规格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的第一开口4为进液口,所述的第二开口5为出液口为例,相应的所述的第一腔6为进液腔,所述的第二腔7为出液腔。每侧的滤器盖3上分别设置有空气排泄孔8和空气滤膜9。两侧的所述的第一开口4通过三通管合并,合并后形成一个输入通道。
滤器底1与滤器盖3之间通过粘结剂或者焊接密封连接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排头兵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排头兵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增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新能源产业辅助项目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