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50001.4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1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瑛;文为;张代富;裴均杰;许善红;赵研文;陈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713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冲击波 发生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线圈瞬间得到一个高电压,产生强涡流推动金属膜片发出冲击波,通过水的传导将作用力发射指定的目标。这个过程还有副产品:热量。
电磁波发射器可以应用于体外冲击波医疗设备的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在工作的时候电磁波发生器处于倾斜倒扣状态,水作为冲击波的传导的媒介;冲击波工作前要进水,在进水的时候会带动气体一起进入,此时气体与电磁盘工作面相接触,冲击波激发过程,气体会从水中析出。此类残余气体会影响冲击波的传导,影响聚焦效果,并会导致电磁盘过热,影响电磁盘的寿命。
再者,现有技术中,为了保障水囊内的水量和压力,没有设置循环冷却装置,在电磁式冲击波长时间连续工作后,会导致电磁盘发热,影响电磁盘的使用寿命,水囊内的水温过高会使病人有不适感,严重时会对皮肤造成损害。一般是治疗一个病人后或中途暂停,通过反复排水和进水进行降温,效率较低,达不到实用的效果。
因此,特别需要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击波发射器内水流带有残余气体会影响冲击波的传导和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内部水温过高,影响治疗效果的缺陷,提供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保护装置,包括水囊、由固定端和工作端组成的电磁盘、具有通水孔的金属外壳,所述固定端的端面大于工作端的端面,所述电磁盘与金属外壳内壁和水囊中水流的水平面组成一个储气槽。
在本发明中,所述通水孔包括进水孔、出水孔。
在本发明中,还包括紫铜冷却管、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紫铜冷却管设置在水箱内,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通过管路连通在紫铜冷却管两端,所述管路上设置循环水泵。
在本发明中,所述管路包含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连通电磁波发生器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进水管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进水管通过滤气装置连通进水孔,所述滤气装置设置在进水管上循环水泵与进水孔中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滤气装置包括滤气瓶和设置在滤气瓶上的排气口、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滤气瓶上端为倒V型或倒U型,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设置在滤气瓶下端,所述出水口在滤气瓶上的高度低于进水口在滤气瓶上的高度。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保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磁式冲击波发射器内部设置临时储气结构,使残余的气体自动储存在储气槽内,而不会聚集在电磁盘的工作表面,从而保证电磁盘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循环冷却装置,对水囊和电磁盘进行了冷却,有益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电磁盘使用寿命,排水、排气和进水管道连通在水箱底部,保持水囊内的水量和压力,能够兼顾冲击波的治疗效果;在水流进入水囊前,首先通过滤气装置对水液进行滤气处理,更加减小水囊内残余气体的危害,对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起到保护的作用,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水囊 2、电磁盘 21、固定端 22、工作端
3、金属外壳 31、通水孔 311、进水孔 312出水孔
4、储气槽 5、水箱 51、紫铜冷却管 7、管路
71、循环水泵 72、进水管 73、出水管 8、滤气装置
81、滤气瓶 812、出水口 813、进水口 814、排气管道
815、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见1,如图1所示,电磁式冲击波发生器的保护装置,包括水囊1、由固定端21和工作端22组成的电磁盘2、具有通水孔31的金属外壳3,固定端21的端面大于工作端22的端面,电磁盘2的工作端22与金属外壳3内壁和水囊1中水流的水平面组成一个储气槽4。
参见图2,如图2所示,通水孔31包括进水孔311、出水孔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