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推进装置的槽型滑道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9140.5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史胜海;史洪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洪卫;史胜海 |
主分类号: | B65G25/02 | 分类号: | B65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叶民生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推进 装置 滑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全自动推进装置的槽型滑道,其全自动推进装置包括放置在槽型滑道凹槽中的一个推进器和至少一个承载梁(24),推进器中包含有一个油顶(9),推进器通过自身的杠杆轮(6)与槽型滑道上的支撑点挡块(18)相互作用,具有一个油顶(9)的活塞杆(29)伸出状态推动承载梁(24)前行,油顶(9)的活塞杆(29)缩回状态拉动推进器前行的蜗牛式间断前行运动轨迹,本全自动推进装置的槽型滑道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滑道由一条底面滑板(22)、两条滑道立板(28)、两条斜撑板(19)和均布设置于滑道立板(28)及斜撑板(19)外侧的每侧各八个的支撑点挡块(18)构成,所述底面滑板(22)呈长条形,所述底面滑板(22)的两边部位对称的各焊接一条滑道立板(28),所述每条滑道立板(28)的顶部处与所述底面滑板(22)两个侧边沿处之间对应的各焊接有一条斜加强板(19),所述滑道立板(28)的两个端头处分别平行于滑道立板(28)焊接有一个连接构件(21),所述连接构件(21)与所述滑道立板(28)端头各设有一个相互同轴心的插孔,所述两个滑道立板(28)由一个眼镜板(20)通过眼镜板(20)上的两个插孔以及连接构件(21)和滑道立板(28)的插孔用插接件连接成加长槽型滑道,所述连接构件(21)及插孔、滑道立板(28)端头的插孔、眼镜板(20)以及插接件构成槽型滑道加长连接结构,所述底面滑板(22)与所述两个滑道立板(28)之间形成的凹槽构成大型设备的承载以及滑移结构,所述支撑点挡块(18)与推进器互为构成大型设备前移的支撑反作用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推进装置的槽型滑道,其特征在于:一节所述槽型滑道的长度为8000mm,所述八个支撑点挡块(18)的对称的两个第一块设置在所述滑道立板(28)端头起外侧500mm点上,相同一侧滑道立板(28)上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点挡块18的间距为1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推进装置的槽型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点挡块(18)由水平焊接在所述滑道立板(28)顶端的水平块和垂直焊接在所述底面滑板(22)边缘的垂直块构成,所述水平块和垂直块焊连接。
4.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推进装置的槽型滑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平整后的场地内,按设计地点和宽度,并排铺设两条槽型滑道;使用眼镜板(20)和连接构件(21)对每块槽型滑道再续接若干块槽型滑道,组合成达到设计长度要求的两整条并列延伸的滑移轨道;
步骤2、根据工艺要求,按设备重量、外形尺寸,在每条滑移轨道内安装至少一个承载梁(24),把若干承载梁(24)连接成一个承载整体设备的支撑梁;
步骤3、将超重大型的设备(31)搁置在若干承载梁(24)连接组成的支撑梁上;
并按规定固定牢固,确保设备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步骤4、在每条滑移轨道内均安装一个推进器,调整推进器的油顶(9)与承载梁(24)的安装距离,通过连接装置(30)将承载梁(24)与油顶(9)连接固定;
步骤5、调整推进器与支撑点挡块(18)的距离,使杠杆轮(6)制动臂上的止动面(A)刚好抵住支承点档块(18),完成推进器推进前的安装准备工作;
步骤6、接通电源,液压系统工作,计算机程控系统监控、协调工作的一致性;油顶(9)的活塞杆(29)向前伸出,推进器杠杆轮(6)制动臂的止动面(A)此时抵住了支承点档块(18),支承点档块(18)的支撑力使得活塞杆(29)向前伸出,推动安装了超重大型的设备(31)的承载梁(24)向前运行,活塞杆(29)完全伸出,承载梁(24)被推进状态停止;
步骤7、油顶(9)的活塞杆(29)顶推动作完成后,转换油路,收缩油顶(9)的活塞杆(29),因活塞杆(29)连接了带有超重大型的设备(31)的承载梁(24),设备(31)以及承载梁(24)的质量大于推进器的质量,活塞杆(29)向油顶(9)内缩进的实质是活塞杆(29)不动,而是油顶(9)带动推进器在活塞杆(29)上向前移动,当推进器的杠杆轮(6)制动臂上的滑动面(B)前行到下一个支承点档块(18)时,滑动面(B)在该支承点档块(18)的作用下被迫带动大摇臂顺时针向上转动约45°,当滑动面(B)滑越过该支承点档块(18)时,活塞杆(29)的收缩动作也自动停止;
步骤8、杠杆轮(6)滑越过下一个所述支承点档块(18)后,大摇臂依靠配重臂(3)与配重块(1)的自重,使杠杆轮(6)上的制动臂在通过该支承点档块(18)后自行落下,使杠杆轮(6)的制动臂的止动面(A)能够再次抵住该支承点档块(18);
步骤9、油顶(9)再次重复做推进动作,完成了顶推动作的一个循环工作;
步骤10、多次重复步骤6~步骤9的动作,直至需要被顶推的设备(31)到达需要的地点,完成设备(31)的转移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洪卫;史胜海,未经史洪卫;史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1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耐磨改性聚烯烃管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轻质抗冲击夹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