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5666.6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谢观福;吴江涛;田军;李月丽;王海静;魏亚铭;马捷;曹立永;王荷芹;余伟霞;郭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建筑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02F3/96 | 分类号: | E02F3/96;E04G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3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救灾 拆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应急救灾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后道路受损、建筑物坍塌的破拆救灾装备。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情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泥石流、台风、干旱、洪涝、冰雹、暴风和沙尘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各类灾难给国家带来重大人员和经济损失。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着道路损毁、交通阻断,而这时正是救援人员及装备亟需调至抢险救援一线的关键时刻。传统的工程抢险设备对于复杂地面的适应能力差,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灾难现场,而且功能单一,一个灾难现场时常需要多种设备同时作业才能完成救援工作,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一般救灾现场很难同时容纳多台大型设备同时作业,救灾现场时常只能用最原始的工具,人工挖、撬、抬来实施救援。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救灾的效率。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该装备集破拆、挖掘、起吊、搬运、开路等功能于一身。装备本身具有较强机动性和通过性,能在山地、雪地、沼泽地、沙漠等复杂地形行走。该装备可以作为救灾装备,应用于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重大灾害现场的障碍物破拆和清除,也可作为一般的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灾后重建及平时的建筑施工等领域。
本发明专利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主要由开路铲、前履带式牵引底盘、起重装置、铰接转向机构、后履带式牵引底盘、破拆挖掘装置等部分组成。开路铲安装在前履带式牵引底盘前部,主要用于行进中障碍物的清理、道路的平整;前履带式牵引底盘为动力及驾驶车,为前履带式牵引底盘和后履带式牵引底盘提供牵引动力,开路铲、起重装置通过液压泵从前履带式牵引底盘中获得液压动力;起重装置采用伸缩臂结构,安装在前履带式牵引底盘后部;铰接转向机构将前履带式牵引底盘和后履带式牵引底盘连接到一起,并实现该装备的铰接转向功能;后履带式牵引底盘也具有牵引功能,其动力是通过传动轴从前履带式牵引底盘的分动器中传递过来;破拆挖掘装置安装在后履带式牵引底盘上部,其本身自带动力及独立的液压传动和控制系统,可实现破拆挖掘装置整体回旋、挖掘功能,将挖掘铲斗更换成破碎锤、液压剪等工作装置,可实现破拆功能。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前履带式牵引底盘和后履带式牵引底盘采用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和履带式行走系统。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分动器、前驱动桥、后驱动桥、传动轴等。履带式行走系统由橡胶履带、板簧、支重轮、拖带轮、驱动轮、涨紧轮、行走支架、扭杆弹簧等组成,可实现整机的高速及高通过性。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铰接转向机构包括铰接机构、转向液压系统等。可实现前履带式牵引底盘和后履带式牵引底盘折向转向和整机的俯仰功能,整机可顺利通过垂直障碍。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通过前后两个履带式牵引底盘铰接连接和前后车都具备牵引动力,使得整机具备较强的通过性,除了能在公路上以较高速度行驶外还能在沼泽、沙漠、山地、沟壑等非路面工况行驶。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安装有开路铲、起重装置、挖掘装置三个主要工作装置,还能通过工作器具的快速更换实现运输、牵引、开路、起重、挖掘、破拆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外形图;
图2是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工作状态简图;
图3是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传动系统原理图;
图4是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行走结构原理图;
图5是全地形救灾破拆装备前后车体自由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详细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建筑机械厂,未经天津建筑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5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