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费式电力能源管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422.6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9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费式 电力 能源 管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能源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节费式电力能源管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电力能源的监控大多仅针对设备的总耗电量或需量进行管制,或仅针对设备的需量限制进行卸载。然而,许多的设备不论是归属公用系统或工艺系统,往往不易于运转中将该设备停止或降低负载,此举易导致输出端的电力供应不稳定或产出端的产量难以掌控,也使得设备或系统的能源管理员无法有效的掌握与控制电力能源的使用,并降低相关设备的电费成本。
此外,即便能得知该设备的耗电量的变化趋势有低载或高载耗电量的时段,却无有效的方法与工具可判断或调整耗电模式,以致无法将高耗电量的设备移至离峰时段使用,也无法判断于该离峰时段是否可实际达到节省电费的效果。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以提供设备的最优运转时机,并减少设备及其工艺的电费支出,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节费式电力能源管理装置及方法,借由提取设备的耗电信息,并分析出耗电轮廓特征及耗电模式,同时对不同时间区段特征的耗电量特征及电费进行最优化演算,进而调整该设备的工艺调度信息。
借此,本发明可调整设备的工艺调度信息,让使用者取得耗电量特征、时间区段特征及电费等信息,以设定设备的最优运转时机,并产生运转上的异常警示,还能在输出或产量不变的情形下,获得最优成本的电力能源及工艺调度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费式电力能源管理装置,其包括电力信息提取模块、分析模块以及处理模块。该电力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至少一设备的耗电信息。该分析模块分析该耗电信息以产生该设备的耗电轮廓特征,并依据该耗电轮廓特征产生该设备的耗电模式。该处理模块用于依据该耗电模式计算出该设备于不同时间区段特征的耗电量特征及电费,并依据该耗电量特征及该电费调整该设备的工艺调度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费式电力能源管理方法,其包括:提取至少一设备的耗电信息;分析该耗电信息以产生该设备的耗电轮廓特征,并依据该耗电轮廓特征产生该设备的耗电模式;以及依据该耗电模式计算出该设备于不同时间区段特征的耗电量特征及电费,并依据该耗电量特征及该电费调整该设备的工艺调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用于绘示本发明的节费式电力能源管理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2用于绘示本发明中有关多个设备的耗电信息的波形示意图。
图3A用于绘示本发明中有关第一设备的耗电信息的波形示意图。
图3B用于绘示本发明图3A中有关耗电信息于单一工艺的耗电轮廓特征及波形示意图。
图4A用于绘示本发明中有关第二设备的耗电信息的波形示意图。
图4B用于绘示本发明图4A中有关耗电信息于单一工艺的耗电轮廓特征及波形示意图。
图5A用于运用本发明图3B而绘示有关现状、白天班激活与最优工艺调度的耗电信息的波形比较图。
图5B用于绘示本发明图5A中有关现状、白天班激活与最优工艺调度的耗电量及电费的比较表。
图6A用于绘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有关现状与最优工艺调度的耗电信息的波形比较图。
图6B用于绘示本发明图6A的实施例中有关现状与最优工艺调度的耗电量及电费的比较表。
图7用于绘示本发明的节费式电力能源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电力能源管理装置;
101-设备;
110-电力信息提取模块;
111-耗电信息;
111a-白天班激活的耗电信息;
111b、111d-现状的耗电信息;
111c、111e-最优工艺调度的耗电信息;
120-分析模块;
121-耗电轮廓特征;
122-耗电模式;
130-处理模块;
131-时间区段特征;
132-耗电量特征;
133-电费;
134-工艺调度信息;
140-警示模块;
141-警示信号;
h1~h4-耗电量特征;
t1~t4-时间区段特征;
S201~S207-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