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丙硫菌唑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43737.9 申请日: 2012-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2960347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周炜;鞠晓东;闫立单;顾松山;钱海宾;乔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653 分类号: A01N43/653;A01N37/50;A01P3/00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汪青
地址: 2156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丙硫菌唑 肟菌酯 杀菌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丙硫菌唑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丙硫菌唑,英文名称:prothioconazole,分子式:C14H15C12N3OS,化学名称:(RS)-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2,4-二氢-1,2,4-三唑-3-硫酮,是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原药为白色晶体,具有毒性低,无致畸,无致突变型,对胚胎无毒性,对人畜和环境安全等优点。丙硫菌唑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在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l4-或2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即脱甲基化抑制剂(DMIs)。丙硫菌唑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菌剂相比,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其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还能防治油莱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叶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菌核病和锈病等。但是单剂使用量和成本较高,长期使用会使植物产生抗性,对特殊作物与不同病害的防治效果亦有限。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丙硫菌唑与其它杀菌剂进行复配的文献报道。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238819.8公开了一种含有丙硫菌唑和三唑类杀菌剂按照重量比1∶80~80∶1的比例构成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A选自丙硫菌唑,活性成分B选自氟环唑、己唑醇中的一种,该组合物用于防治白粉病、纹枯病、稻曲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斑点落叶病、灰霉病、胡麻斑病、黑星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腐病等病害,具有用药量小、耐雨水冲刷,增效明显的作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237522.X公开了一种含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活性成分A选自丙硫菌唑,活性成分B选自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咪鲜胺中的一种,其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80∶1,用于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轮纹病、恶苗病、稻瘟病、早疫病、绿霉病、蒂腐病、青霉病、胡麻斑病、黑星病、立枯病等病害,具有用药量小、耐雨水冲刷,增效明显的特点。此外还有中国发明专利201110252217.8、201110247843.8、201110245251.2、201110260045.9以及201110237204.3、201110247597.6分别公开了表现增效作用的丙硫菌唑与亚胺唑、戊菌唑、三唑醇、联苯三唑醇、环丙唑醇、氟硅唑、粉唑醇、三唑酮、丙环唑、四氟醚唑、烯唑醇、腈菌唑、嘧菌环胺、代森锰锌、丙森锌、代森锌以及代森联的杀菌组合物。

肟菌酯,化学名称:甲基(E)-甲氧基亚胺基-{(E)-ɑ-[1-(α,α-三氟-m-甲苯基)-亚乙基胺基氧基]-邻甲苯基}乙酸乙酯,英文通用名称:trifloxystrobin,分子式:C20H19F3N2O4,分子量:408.3,CA号:141517-21-7,白色固体,熔点:72.9℃,沸点:312℃,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肟菌酯属于肟菌酯类广谱杀菌剂,是从天然产物strobilurins作为杀菌剂先导化合物成功地开发的一类新的含氟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对白粉病、叶斑病有特效外,对锈病、霜霉病、立枯病、苹果黑腥病有良好的活性。对作物安全,因其在土壤、水中可快速讲解,故对环境安全。但是单用时杀菌持续时间短,防病效果不大理想。

目前,也已有一些关于肟菌酯与其它杀菌剂进行复配的文献报道。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343539.3公开了将氟环唑和肟菌酯按重量比1:50~60:1复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117942.4公开了将三环唑和肟菌酯按照1:50~60:1复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132986.52公开了将肟菌酯和百菌清按1:70~20:1复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