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生物质转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569.3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3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肖丰收;王亮;孟祥举;刘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46 | 分类号: | C07D307/4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生物 转化 制备 甲基 糠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化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新的催化果糖完全转化成5-羟甲基糠醛(HMF)并且完全抑制副反应的方法,同时,该方法能够拓展到催化一系列生物质的转化制备HMF。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成本和环境问题,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重视。除了太阳能等,生物能源也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生物质的转化利用来说,存在着副反应多,目标产物产率低等各种缺点。例如,从果糖制备羟甲基糠醛(HMF),目标产物HMF很容易在反应体系中被分解,生成副产物包括乙酰丙酸,甲酸等。在这类反应中,常见的催化剂有金属氯化物,硫酸,酸性树脂等,溶剂通常为离子液体或者双相溶剂,但是催化剂的分离再生困难,稳定性低,催化剂以及溶剂成本高,有副反应伴随发生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此类催化剂的广泛利用。
因此,如何有效的限制HMF的水解,提高其产率,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一直以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双相溶剂:反应在水相中进行,通过有机相将反应生成的HMF萃取出水相,从而达到保护HMF不被分解的目的。但是,这类反应体系通常需要采用大量的高沸点有机溶剂来达到完全萃取HMF的目的,然后HMF从有机溶剂中的分离需要巨大的能量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在生物质转化制备HMF的反应中,能够有效的促进生物质的转化,抑制HMF水解的副反应,提高HMF产率的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催化生物质转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果糖、葡萄糖、蔗糖、纤维二糖或纤维素为反应底物,以超疏水固体酸作为催化剂,以四氢呋喃(THF)、二甲基亚砜(DMSO)或多种离子液体(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等)作为反应溶剂;将反应底物加入反应溶剂中,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80~150℃后,加入催化剂和四氯化锡,继续反应时间2~10小时;
所述超疏水固体酸的酸密度为0.2~2.0 mmol/g,超疏水固体酸与反应底物的摩尔比为0.02~1.0,反应溶剂和底物的质量比为1~1000,体系中四氯化锡与反应底物的质量比为0~1.0;
所述超疏水固体酸通过下述方式制备获得:将2g二乙烯基苯单和50 mg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20毫升四氢呋喃中,搅拌0.5小时以后,加入0.15g的对乙烯基苯磺酸钠,常温常压下密闭条件下搅拌3小时后,将混合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里,75~150摄氏度溶剂热热处理1~2天后取出,室温挥发干溶剂,即得到聚二乙烯基苯与聚乙烯苯磺酸钠材料;将样品用液体酸(盐酸,硫酸,硝酸等)进行氢离子交换之后,即可得到超疏水固体酸,样品命名为P-SO3H-x, x代表样品的酸密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简单有效,通过采用超疏水的有机固体酸催化剂取代传统的酸催化剂,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克服了传统催化剂(硫酸,金属盐,离子交换树脂等)对水敏感的缺点。这类超疏水催化剂,能控制体系中的水原理酸性中心,这不仅能促进反应物(例如果糖)的脱水步骤,还能抑制HMF产物的水解,大大的提高HMF产率。同时,由于其超疏水的性质,能将水分隔绝远离酸中心,有效的抑制HMF的水解。另外,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疏水性,并且在其他催化剂的协助下,该类催化剂能够用于催化一系列生物质的转化,反应成本低廉而且有利于产物的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实例,说明本发明采用超疏水的有机骨架固体酸催化生物质转化制备HMF。
实施例1:将2g二乙烯基苯单体和50 mg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20毫升四氢呋喃中,搅拌0.5小时以后,加入0.65 g的对乙烯基苯磺酸钠,常温常压下密闭条件下搅拌3小时后,将混合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里,75摄氏度溶剂热处理1天后取出,室温挥发干溶剂,即可得到聚二乙烯基苯与聚乙烯苯磺酸钠材料。将样品用盐酸交换之后,即可得到超疏水固体酸,样品的酸密度为0.2 mmol/g, 故样品命名为P-SO3H-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5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