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中汽凝水余热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3354.1 | 申请日: | 201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棣;张健;李伟;王岩;唐海静;张全刚;杨如玉;马森;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王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3/00 | 分类号: | F24J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6209 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中汽凝水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冷凝水的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具体是一种生产中汽凝水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热蒸汽进行加热生产,而在蒸汽使用中均会冷凝出大量的水,这部分水含有大量热能,但是一般只是由管道回流,使其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比如,在结晶葡萄糖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蒸汽,实际生产时在消耗大量蒸汽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汽凝水,这些刚产生的汽凝水中均具有较高的热焓值。现有设备只是单纯的应用汽凝水而忽略了汽凝水中的热量,由于汽凝水温度不均,无法直接利用,因此现有设备只是对汽凝水简单冷却降温,造成热量损失,同时对资源也造成严重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生产中汽凝水余热利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中汽凝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汽凝水输入管,管道上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上设有回水管,所述汽凝水输入管上串联有混热器,所述混热器上设有多个汽凝水进口;所述混热器设有一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有换热器。
所述汽凝水进口连接不同温度的汽凝水输入管,每条汽凝水输入管上均设有流量计和电磁控制阀。
为了能调配混热器内的水温,所述混热器上设有冷水进水管。
为了能在汽凝水温度不足时提高温度,所述混热器内设有电加热装置,同时混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可随时监测混热器内的水温。
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简化装置,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在换热器前添加有混热器,使不同温度的汽凝水先在混热器中混合均匀,达到合适的温度再进入换热器,使换热系统更稳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符合当前国家对企业节能环保的要求。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汽凝水输入管I,2为汽凝水输入管II,3为汽凝水输入管II,4为混热器,5为冷水进水管,6为温度传感器,7为回水管,8为,9为,10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生产中汽凝水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混热器4,混热器上连接有汽凝水输入管I 1、汽凝水输入管II 2、汽凝水输入管III 3,混热器4设有一个出水管与换热器8连接,换热器上设有回水管7。所述混热器4上设有冷水进水管5。每条汽凝水输入管、出水管和冷水管上均设有流量计10和电磁控制阀9。所述混热器4内设有电加热装置1;混热器4内设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换热器8为板式换热器。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王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西王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