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人工光源培育蚕豆芽苗菜的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2821.9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明;李慧敏;高青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7/04;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人工 光源 培育 蚕豆 芽苗菜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人工光源培育蚕豆芽苗菜的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蚕豆的芽苗菜生产需要的光照均由太阳光提供,但在无阳光的封闭状态下用人工光源培育芽苗菜尚无报道。目前我国的航空母舰和载入航天飞行都要考虑人员的蔬菜副食供应的问题。采用人工光源培育芽苗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光是自然界中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光合作用、物质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而且还作为环境信号调节植物整个的生命周期。21世纪将是生态农业的世纪,光学应用是实现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在太阳光照不足情况下增加特定人造光源,不仅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还可以达到增产、高效、优质、抗病、无公害的目的,这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在农业及生物领域使用的人工光源主要有荧光灯、白炽灯、钠灯和镝灯等,其中高压钠灯和镝灯是发光效率和有效光合成效率较高的光源,但是耗电量大,发射光谱不能很好地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光谱相吻合,做补光效率低;而且产生很多的热辐射,不能对植物接近照射,对植物生长光激励效率不高,做人工光源成本很高。因此,引进节能、发光性能好、产热量低、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光源,对提高植物工厂内的电能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降低耗电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稀土植物生长灯是利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选择配比和运用,调处适合植物生长(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所需的光谱能量分布的灯光。该灯的泛光效果使照射的光效均匀分布,且光效是其它同瓦数节能灯的两倍,是一般日光灯的三倍,而且使用寿命长。因此,利用稀土植物生长灯的性能特点开发出植物所需的人工光源将会大大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光源培育蚕豆芽苗菜的技术方案,并且操作步骤简单,效果稳定,在生产、科研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技术方案
1. 一种采用人工光源培育蚕豆芽苗菜的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① 种子催芽:选取大小一致的蚕豆种子,先在清水中浸泡 24 h,取出种子后,均匀点播在底部铺有4层吸水纸的育苗盘中进行催芽,至子叶展平;
②光照处理:将子叶展平后的蚕豆幼苗放置于单色红光和蓝红组合光(B:R=6:4)下进行培养10天。
2. 上述光照处理的条件为:
①光强为3000 lux;
②光周期为12小时;
③培养温度24-26℃;
④湿度保持在65-70%。
3. 上述光照处理的方法为:
①所述光源由一组稀土植物生长灯提供;
②所述的光强通过调整灯的数量和灯到植株冠层的距离进行控制;
③所述的光周期采用一个定时器进行控制。
4. 本发明采用的蚕豆品种为大叶蚕豆。
有益效果
一种采用人工光源培育蚕豆芽苗菜的技术可以在全人工条件下生产出优质的蚕豆芽苗菜,为蚕豆芽苗菜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可用于解决载人航天、航空母舰等环境下的蔬菜供应。
附图说明
图1,在培养6天时,单色红光下的光合色素含量高于对照处理。
图2,在培养8天时,蓝红组合光下的光合色素含量大于对照处理
图3,在培养10天时,单色红光下的光合色素含量高于对照处理。
图4,培养6, 8, 10天时,蓝红组合光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百分含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体积百分含量。
1.实施材料:
①蚕豆种子:大叶蚕豆。
②光源:稀土植物生长灯。
2.实施方法:
①种子催芽:选取大小一致的蚕豆种子,先在清水中浸泡 24 h。取出种子后,均匀点播在底部铺有4层吸水纸的的育苗盘中进行催芽,8天后子叶展平。
②光照处理:将子叶展平后的蚕豆幼苗放置于稀土植物生长灯的单色红光和蓝红组合光(B:R=6:4)的下培养。
③条件控制:光强设置为3000 lux,光周期为12小时,培养温度25±1℃,湿度保持在70±10%,培养10天。
④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灯的数量和灯到植株冠层的距离来控制光强,一个定时装置来控制光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2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啸叫的方法及智能设备
- 下一篇:可快速拆装面板的紧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