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终端中触摸屏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1341.0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0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贺;尹熙正;曹再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385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终端 触摸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终端中触摸屏控制的方法和设备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是一个资讯科技化、电子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随着各种计算机所衍生的高科技产品、移动数码产品及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令许多高科技产品、移动通讯产品的体积愈来愈小、功能齐全且价格日益低廉,从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人们对于移动数码产品的功能要求亦越来越高,未来的通讯产品是否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率及更多的功能及服务,俨然己成为评价该通讯产品的制造技术,是否领先的重要指标。
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好地体验各种功能,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尺寸被设计得越来越大。例如,目前市面上数码相机或手机的触摸屏多数采用触摸屏来调节,而对于这些大触摸屏数码设备而言,对于触摸屏的缩放主要采用双指捏合缩放的方式,捏合缩放必须用两个手指操作,比较不便;另外,有些触摸屏采用双击放大缩小的方式,此种方式不但不够连续和灵活且无法很好地控制放大缩小区域和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终端中触摸屏控制的方法和设备及装置,只要一根手指就能够灵活的对触摸屏上所需要缩放的区域进行缩放。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终端中触摸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判断所述手势的连续动作,若手势动作在触摸屏上的滑动轨迹呈半圆形,则以半圆圆心所显示的区域进行缩放。
如果手势动作为顺时针则对所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反之,缩小。
如果手势动作为逆时针则对所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反之,缩小。
当用户用的手指按在触摸屏上而用其他手指划动指令时,不能进行缩放动作。
在判断所述手势的连续动作步骤中,预设所述手势的快捷指令,该快捷指令用于调用相应功能菜单。
所述触摸屏上分为指令区和滑动区,所述指令区用于对半圆圆心所显示的区域进行缩放以及便于用户进行自定义快捷指令;所述滑动区用于上下、左右滑动界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终端中触摸屏控制装置,包括:
指令输入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手势的连续动作,若手势动作在触摸屏上的滑动轨迹呈半圆形,则以半圆圆心所显示的区域进行缩放。
所述触摸屏上分为指令区和滑动区,所述指令区用于对半圆圆心所显示的区域进行缩放和便于用户进行自定义快捷指令;所述滑动区用于上下、左右滑动界面。
所述滑动区位于指令区的四周边缘。
所述便携式终端可以是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掌上游戏机、个人数字助理、GPS导航仪、数码相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在触摸屏上画圈的方式对所画区域进行缩放,缩放大小根据用户所划出的圆的程度而定,且每划动半个圆,系统会自动取圆心重新确定划动区域,手指离开触摸屏时,一次缩放操作完成。通过一只手指就能够完成对所选区域的缩放动作,方便快捷,并且,能够自如的控制所要缩放区域的缩放程度,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便携终端中触摸屏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中触摸屏控制装置,包括:
指令输入单元,用于检测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手势;指令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在操控区域中执行的用户操作。具体说来,指令输入单元可感测(或接收)到用户在触摸屏上执行的诸如点击、滑动、长按压、轻拂等各种触摸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指令输入单元能够相应地得出诸如触摸点的位置、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时间等各种相关参数,从而确定出用户执行的各种不同操作。
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手势的连续动作,若手势动作在触摸屏上的滑动轨迹呈半圆形,则以半圆圆心所显示的区域进行缩放。具体来说,该半圆形只是不规则的半圆,只是类似于半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