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弹射装置和飞机弹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6743.1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悦;魏芳;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楼仙英;邵桂礼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弹射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三个定滑轮,其包括沿飞机跑道(10)间隔第一距离布置的第一定滑轮(61)和第二定滑轮(62)、与第二定滑轮(62)间隔布置的第三定滑轮(63);
绳索绞车(7),其提供行走于所述第一定滑轮(61)和第三定滑轮(63)之间的牵引绳索(8);
多个动滑轮(5),其布置在第二定滑轮(62)和第三定滑轮(63)之间,所述牵引绳索行走于多组动滑轮(5)上并呈正弦曲线延伸;
多条滑轨,每条滑轨包括轨道(1)、沿轨道(1)可滑动并承载有一个动滑轮(5)的磁性滑块(4)、位于轨道(1)一端并通过所通电流来控制磁极的第一电磁装置(2);
其中,所述多条滑轨布置成:当飞机(11)位于跑道起点(12)并处于滑行开始状态时,磁性滑块(4)位于轨道(1)的所述一端,此时每两个相邻动滑轮(5)之间的所述牵引绳索最短,并且第一电磁装置(2)相对磁性滑块(4)产生电磁排斥力推动磁性滑块(4)沿轨道(1)滑动以拉动所述牵引绳索为飞机起飞提供足够的弹射力;当飞机位于跑道起飞点(13)并处于滑行结束状态时,磁性滑块(4)远离轨道(1)的所述一端,此时每两个相邻动滑轮(5)之间的所述牵引绳索最长,第一电磁装置(2)停止产生所述电磁排斥力,或开始产生相对磁性滑块(4)的电磁吸引力,从而使磁性滑块(4)在抵达轨道(1)的另一端之前停止向前滑动;并且
其中,所述跑道起点和跑道起飞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定滑轮(61)和第二定滑轮(62)之间的所述第一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性滑块(4)停止向前滑动时,所述第一电磁装置(2)借助于对所述电流的控制开始或继续产生相对磁性滑块(4)的电磁吸引力直至磁性滑块(4)回归滑轨(1)的所述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轨道(1)另一端并通过所通电流来控制磁极的第二电磁装置(3),所述第二电磁装置(3)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电磁装置(2)的磁极正好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相邻滑轨从各自所述一端向各自所述另一端延伸的方向完全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滑块(4)为永磁体或电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和/或所述动滑轮上配备有防脱轮(1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滑轮和/或所述动滑轮构成为滑轮组,且所述牵引绳索的数量对应于所述滑轮组中滑轮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所述动滑轮(5)之间还布置一个第四定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动滑轮(5)中远离所述第三定滑轮(63)的一个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62)之间还布置至少一个定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器(9),在飞机处于滑行初始状态时,该牵引器(9)在所述第一定滑轮(61)处连接于绳索与飞机起落架之间;在飞机处于滑行结束状态时,该牵引器(9)与飞机起落架脱离连接。
11.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飞机弹射装置的飞机弹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牵引器(9)连接在处于跑道(10)起点(12)上的飞机起落架和第一定滑轮(61)处的牵引绳索(8)之间;
控制第一电磁装置(2)使其产生的磁极与磁性滑块(4)同极相斥从而推动磁性滑块(4)由轨道(1)一端远离第一电磁装置(2)滑动,且动滑轮(5)随磁性滑块(4)移动并带动牵引绳索(8)从第一定滑轮(61)向第三定滑轮(63)移动;
牵引器(9)随牵引绳索(8)移动并带动飞机沿跑道(10)加速滑跑,直到飞机到达跑道起飞点(13)处获得所需速度并脱离牵引器起飞;
控制第一电磁装置(2)使其失去磁极或改变第一电磁装置(2)的所述磁极以使磁性滑块(4)在到达轨道(1)另一端之前停止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67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