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4882.0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光源模组包括导光板以及发光元件。导光板是用以将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导光板的出光面,进而使光源模组形成均匀的面光源。一般而言,导光板包括基板和以阵列方式排列于基板上的多个光学微结构。
在已知技术中,光学微结构可利用网印的方式形成。图1示出网版以及利用此网版所形成的光学微结构。请参照图1,网版10包括交错成网状的多条线段1。在导光板的制造过程中,制造者可先将网版10置于导光板的基板20上。接着,再将油墨均匀涂布于网版10上。此时,部分油墨会顺着网版10中的多个贯孔(未图示)流至导光板的基板20上,进而形成多个光学微结构30。然而,在油墨顺着贯孔(未图示)流至基板20的过程中,油墨可能会受到网版10的网结2所阻挡,进而使得光学微结构30的外形异常。更严重的是,当网版10的多个网结2的周期性排列方向与所欲形成的多个光学微结构30的周期性排列方向相同时,外形异常的光学微结构30亦会呈周期性排列。这样一来,导光板便会出现光分布亮暗交错的问题,进而使得具有此导光板的光源模组的视觉品味不佳。
此外,中国专利编号CN1274494C揭露了一种形成网版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丝网和正片薄膜两个或其中任何一个朝向没有波纹干涉情况的角度偏转。丝网被固定于没有波纹干涉的位置而形成网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可改善已知技术中导光板出光分布亮暗交错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制造方法,以此方法所制作的导光板不易发生已知技术中导光板出光分布亮暗交错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板,其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光学微结构。基板具有底面、相对于底面的顶面以及连接底面与顶面的多个侧面。侧面分别与底面相交于多条交线。光学微结构配置于基板的底面上。光学微结构沿着多个方向呈周期性排列。这些方向中的任一个与交线夹多个锐角。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板的制造方法。此导光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网版结构,此网版结构包括网版以及覆盖网版的材料层。网版包括彼此交错成网状的多条线段。这些线段形成多个网目。材料层具有多个贯孔。贯孔曝露出网版且沿着多个方向呈周期性排列,且贯孔的周期性排列方向皆与网版的线段的延伸方向夹有多个锐角。提供基板,基板具有底面、相对于底面的顶面以及连接底面与顶面的多个侧面。这些侧面分别与底面相交于多条交线。将网版结构配置于基板的底面上,且令这些方向中的任一个与所述的交线夹多个锐角。利用网版结构在基板的底面上形成多个光学微结构。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达到下列优点的至少其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中,通过贯孔的周期性排列方向皆与网版的线段的延伸方向夹有多个锐角的设计,可使被线段所破坏的光学微结构不易产生周期性的排列,进而改善已知技术中导光板的出光分布亮暗交错的问题。另外,依此方式所制作的导光板不易有已知技术中导光板出光分布亮暗交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示出网版以及利用此网版所形成的光学微结构。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制造流程图。
图3A至图3F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1000A:导光板
100:网版结构
10、110:网版
1、112:线段
112a:网目
120:材料层
120a:贯孔
2:网结
200:基板
200a:底面
200b:顶面
200c:侧面
300:染料层
30、300a、300A:光学微结构
D1~D5、x、y:方向
D1’、D2’:正投影
L1~L4:交线
M:光罩
S100~S400:步骤
U1、U2:光学微结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4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