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何首乌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3067.2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0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观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何首乌 高效 栽培 中的 病虫害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何首乌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药材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何首乌,又名:首乌、地精、赤敛、陈知白、红内消,为蓼科植物,以块根入药,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具有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症。目前,何首乌的产出主要来源于野生,随着中药业的发展,何首乌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的何首乌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人工种植。
《农业研究与应用杂志》2001年第02期公开了一种何首乌科学栽培及工艺泡制技术,根据记载,其对种植地深耕30~35cm;但是由于耕作深度太大,不仅对耕作工具及机器的要求较高,而且病菌侵入何首乌植株后,很难进行治理,继而导致产量低下。此外,该栽培技术中并未公开对前茬种植地进行深耕后暴晒的时间,由于暴晒时间过长容易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流失,暴晒时间过短又不能达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将地表的病虫翻入土中,使其冻晒或窒息而死亡的目的。因此寻求病虫害影响小、高质、高产以及可以大规模种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何首乌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耕作深度太大,不仅对耕作工具及机器的要求较高,而且病菌侵入何首乌植株后,很难进行治理,继而导致产量低下及暴晒时间过长容易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流失,暴晒时间过短又不能达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将地表的病虫翻入土中,使其冻晒或窒息而死亡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何首乌高效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所述的农业防治,包括:夏秋季节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暴晒土壤,其中,深耕的厚度为25~30cm;暴晒时间为30天。
本发明中所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实行垄作增加土壤耕层厚度,垄高为25cm以上;进行轮作,轮作年限为3~5年。
本发明中所述的农业防治还包括选优株:选择直径为3~3.5mm的一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藤茎作为种源;当苗高30cm时,搭设支架,使藤蔓缠绕向上生长。
所述的物理防治包括:何首乌种子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和消毒,其方法是将种子用50~55℃温水浸种10分钟。
所述的化学防治还包括:苗圃地土壤处理,在种植前5~7天、整地理厢前,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60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克,拌25公斤细土混匀后,将药土均匀的施于耕作层内进行土壤消毒灭菌。
本发明中根腐病的防治方法:物理防治:采取人工挖除并带出田园烧毁,每病穴撒生石灰250克进行消毒;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浇灌病株根部,每株用药液0.2~0.4kg。
上述根腐病的化学防治方法中,更优化的,采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分别加入等量的40%锌硫磷EC浇灌病株根部,每株用药液0.2~0.4kg,使用效果更好。
锈病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选用生物农药抗霉菌素120每亩用药12克兑水50~60公斤进行防治,喷雾时将药剂喷到叶子的正反两面;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600倍液及65%代森锌500~800倍液60kg喷雾或亩用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兑水50~60公斤进行喷雾。
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亩用1:1:120的波尔多液60kg或65%代森锌500~800倍液60kg喷雾。
蚜虫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kg,在大田生长期喷何首乌上部嫩梢嫩叶部位,苗圃育苗期喷洒全株;野蛞蝓的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每亩用生石灰粉15kg撤施苗床周围或厢面;生物防治:用颗粒体病毒Gr、苏云金氏杆菌Bt进行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3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拨块驱动式可变截面喷嘴环
- 下一篇:驱动盘双定位可变截面喷嘴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