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岛纤维干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1969.2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醒我;刘虎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563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岛 纤维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干燥设备,尤其是一种海岛纤维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海岛纤维以其优良的性能而逐步被纺织和非织造企业、合成革企业接受,而其制成的仿麝皮绒、洁净布等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近年石油上涨,化学化纤原料成本增加,使传统化学纤维的利润空间变小,而海岛纤维因其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特点,促使国内大批企业转而投向海岛纤维的生产加工领域。
在海岛纤维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采用传统干燥装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但易产生干燥后的切片含水率较高,海岛纤维为聚酯类产品,其热稳定性较差,水分是以氢的形式存在于大分子之间的,切片干燥效果不好,导致聚酯大分子水解使酯键断裂加剧,均导致熔体弹性因子增大,不利于纺丝;或者因为切片在干燥器中停留时间过久、烘干温度过高导致影响切片粘度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片干燥效果更好,利于纺丝的一种海岛纤维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烘干装置包括一放置待干燥纤维的干燥塔,所述的干燥塔连接一干燥加热器,干燥加热器连接一提供干燥空气的压缩空气除湿器。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加热器与压缩空气除湿器之间设有流量减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塔竖直放置。
优选地,纤维入口设于干燥塔顶部,出口设于干燥塔底部。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加热器连接于干燥塔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塔下方设有一缓冲罐。
优选地,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湿器为一双极空气冷却器。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加热器中包括一设置干燥加热器功率的可编程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塔出口处为倒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罐为倒锥形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一种海岛纤维烘干装置先通过压缩空气除湿器对空气进行一次除湿并压缩后再经过干燥加热器的二次干燥后进入干燥塔,为干燥塔提供合适的温度的干燥空气,干燥4小时即可使切片含水率<25×10-6 ,干燥后切片的含水率较低,从而保证了海岛纤维的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干燥塔1、干燥加热器2、压缩空气除湿器3、流量减压装置4、缓冲罐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海岛纤维烘干装置包括一放置待干燥纤维的干燥塔1,所述的干燥塔1连接一干燥加热器2,干燥加热器2连接一提供干燥空气的压缩空气除湿器3。
由于本市实施例中压缩空气除湿器3提供压缩空气,气体压力较大,为了减小对干燥加热器的冲击,保护干燥加热器的正常运行,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干燥加热器2与压缩空气除湿器3之间设有流量减压装置4,例如减压阀等。
为了利于海岛纤维切片的出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塔1竖直放置,纤维入口设于干燥塔1顶部,出口设于干燥塔1底部。
由于干燥塔1为竖直放置,为了充分的使得其中的海岛纤维切片进行干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加热器2连接于干燥塔1侧壁上。
为了利于干燥后的海岛纤维切片的平稳输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塔1下方设有一缓冲罐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缩空气除湿器为一双极空气冷却器,首先将通过其中的压缩空气冷却至露点-140℃,除去其中的水分,然后输入到干燥加热器2。
由于干燥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过高,切片的性能会发生不良变化;过低影响干燥效果,为了合理的控制干燥加热器的工作温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加热器1中包括一设置干燥加热器功率的可编程控制器。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塔出口处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的缓冲罐为倒锥形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杰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