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0105.9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陈益平;郭庆勇;王海山;杨张兵;王伟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5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投饵机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
背景技术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由于人工投饵费时费力,速度慢,很难准确定量投喂,因此投饵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投饵机抛撒面积大、抛洒均匀,投饵面积、数量、距离、时间等均能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调制,可以切实做到定时、定量自动投饲,不仅可以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而且通过少量多次的抛洒,有利于鱼的摄食,缩短饵料在水中的浸泡时间,减少饵料营养成分流失,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同时也有利于池塘水质控制,可有效降低成本,实现增产增效。
例如,在申请号为200710124413.0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投饵机,其利用动力系统的动力,将混合有饵料的空气流,传输到目标水体,该种投饵机对颗粒状饵料的破坏较少,适于颗粒状饵料的输送。
又例如,在申请号为201010116717.4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定向投饵机,其采用毛刷控制进料,仅能保持进料均匀,避免开机时倾斜式泄料,防止卡料,又不会出现堵转问题,还可调节进料量。
然而,现有的投饵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投饵机只能以恒定的速度投饲,无法根据环境情况自行调整投饲距离和投饲速度,这样容易造成饵料大量浪费,严重污染水质,或者不能保证鱼类吃饱,影响鱼类生长;2)缺少远程监控手段,用户无法在远程获取投饵机运行状态和调整投饵机运行状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以实现智能投饵,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开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其至少包括:
用于感测环境相关信息的传感器组,其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
下料装置;
与所述下料装置相连接的抛撒装置,用于抛撒饵料;
与所述传感器组包含的每一个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环境相关信息及预定规则来确定投饵计划,并基于所述投饵计划来启动所述下料装置下料及启动所述抛撒装置进行饵料的相应抛撒;
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网络与远端设备进行信息收发。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设置在水产品养殖区的气象传感器、用于感测水产品养殖区水体温度的水温传感器、用于感测水产品养殖区水体氨氮含量的氨氮传感器、设置在水产品养殖区水体上的摄像头、设置在水产品养殖区水体下的摄像头、及设置在下料装置的饵料重量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预定规则包括:1)2月水温低于16℃,不宜投饵;2)9月至11月,水温低于18℃,不宜投饵;3)阴雨天停止投饵;4)瘦水增加投喂量,肥水减少投喂量;5)水下残余饵料超过预定值,则减少投饵量,否则增加投饵量;6)鱼类摄食情况佳增加投喂量,否则减少投喂量中的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所述远端设备包括手持式设备、个人用计算机或服务器等。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修改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修改信息来修改所述投饵计划。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对养殖环境的自动感知来实现智能投饵、远程监控等,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开支。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投饵机终端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肤美白物质筛选系统
- 下一篇:三点立体基站定位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