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速涡轮增压腔气脱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7121.2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飞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 涡轮 增压 腔气脱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速涡轮增压腔气脱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净化系统在调节空气温度时,冷凝器会产生水滴,会影响到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效率就需要设计通风,传统的空气净化设备的通风速度不可超过25米/秒,风速过高时会产生“飞水”现象,即微小水滴随着高速风飞到其它部件上去,影响其他部件的工作,又或者在高压静电除尘系统中,需要使用水淋方式来除尘,同样风速也不能过高,除尘道中通过的气流也容易将水滴带到其他部件上,这种“飞水”现象严重地制约了风速的提高,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空气净化效果,对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空气净化系统的通风量同时可以合理调节、加速对空气的循环净化能力,提高净化系统工作效率的可变速涡轮增压腔气脱液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主通风管、设置在所述主通风管内且与所述主通风管转动配合的涡轮轴、位于所述主通风管外部且与所述涡轮轴相连接的电机,所述主通风管前端从后至前呈逐渐减小的锥形状且前端端部为出风口,所述主通风管上呈锥形处设置有出水孔,所述主通风管后端设有进风口且后端端部密封。当所述电机工作时,进入所述主通风管的空气经所述涡轮轴增压并离心后产生的水滴由所述出水孔排出。
进一步,所述涡轮轴上涡轮的半径自所述主通风管后端至前端逐渐增大。
所述主通风管内部设置有涡轮轴支撑架,所述涡轮轴与所述涡轮轴支撑架转动配合。
所述主通风管前半部分的外壁上还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上设有排水道。
所述可变速涡轮增压腔气脱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通风管上的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为冷凝棒或螺旋形冷凝管或半导体冷凝片。
所述主通风管的内壁上设有接地的电极或与带电水滴相反的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主通风管、设置在所述主通风管内且与所述主通风管转动配合的涡轮轴、位于所述主通风管外部且与所述涡轮轴相连接的电机,所述主通风管前端从后至前呈逐渐减小的锥形状且前端端部为出风口,所述主通风管上呈锥形处设置有出水孔,所述主通风管后端设有进风口且后端端部密封。当高速风带着被吹飞的微小水滴以一定的风速涌入到所述主通风管内时,所述涡轮轴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会使高速风加速并沿切线方向绕所述主通风管内壁旋转前进,当旋转到锥形部分处,高速风会进一步被加压同时高速风中的水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在被甩到所述主通风管内壁上,内壁上的所述若干个出水孔把水滴引出所述主通风管外面,达到脱水的目的,同时经过加速并已脱水的高速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从而解决了风速高而产生“飞水”现象的问题,避免水滴随气流飞溅到其他部件上,所以本发明可以提高空气净化系统的通风量、加速对空气的循环净化能力,提高净化系统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涡轮轴上涡轮的半径自所述主通风管后端至前端逐渐增大,可以对涌入所述主通风管内部的高速风逐步增压。
由于所述可变速涡轮增压腔气脱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通风管上的冷凝装置,通过所述冷凝装置还可进一步析出微小水滴,所以本发明消除飞水效果好。
由于所述主通风管前半部分的外壁上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上设有排水道。该排水道可通过所述夹层集中收集离心出来的水滴,所以本发明使用方便。
由于所述主通风管的内壁上设有接地的电极或与带电水滴电性相反的电极,这样可以消除水滴中可能带有的电荷,所以本发明可以使水汽脱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飞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飞鹏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7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