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光LED光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1669.6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5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江淳民;胡启胜;马洪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H01L33/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力桥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6 | 代理人: | 董洪波;曹振国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光 led 光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光LED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LED作为一种新型发光器件,逐渐为全世界所认识。随着LED在各个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特别是LED照明应用的逐步推广,LED晶粒技术日新月异,但LED封装技术确进展不大,目前的白光LED专利—蓝光LED晶片激发黄色荧光粉技术主要掌握在日、亚等国际企业。随着LED在照明领域的逐步推广,针对高光效的LED封装方式越来越引起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出光效率高的一种白光LED光源结构。
它包括在反光杯(10)中设置的光源组件(16);:光源组件(16)的上部设置固晶板(5),下部设置固定卡座(13),底部设置外引脚(11)、(12);固晶板(5)上设置若干个由键合线(6)连接透明粘接胶(7)粘接固定的LED晶片(8);反光杯(10)上边圆连接透明玻璃片(3), 透明玻璃片(3)外罩透光罩(1)。
透明玻璃片(3)的外表面设置荧光粉层(2)。
每个LED晶片(8)的表面设置透明保护胶层(4)。
反光杯(10)的内壁上设置镜面反射层(9)。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白光LED封装结构,大幅度降低LED封装的工艺难度,提高了白光LED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本色光源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本色光源组件俯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曲面反光杯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成品未加透光罩前的主视剖面图;
附图5是本发明成品主视图;
附图6是本发明成品仰视图;
附图7是本发明白光LED光源光转换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透明的固态材料作为固晶板(5),将光源外引脚(11)、(12)套入光源组件(16)装配固定卡座(13),然后将光源外引脚(11)、(12)粘贴在透明固晶板(5)的对应位置。将透明的LED晶片(8)采用透明粘接胶(7)固定在透明固晶板(5)对应位置上。用键合线(6)将晶片各个对应电极连接起来,并与光源外引脚(11)、(12)上的焊盘连接。然后在已经连接好线的晶片表面点涂一层透明保护胶层(4),避免键合线(6)被碰塌陷。这样制做好了本色光源组件。用金属或者塑胶材料制作反光杯(10),并在反光杯(10)内表面喷涂高反射率的镜面反射层(9);将本色光源组件的光源插入曲面反光杯到光源组件装配固定卡座(13)接触到反光杯(10)底部。再在曲面反光杯顶部盖上一块透明玻璃片(3),然后再在玻璃片表面涂布一层荧光粉层(2),荧光粉层(2)可以是预制的荧光片,也可以即时喷涂。这样就完成了白光LED光源的制作。最后可以根据需要再在光源面上盖上各种透光罩(1),已达到需要的光学形状。
发光原理介绍:
LED晶片(8)为透明体,通过透明粘接胶(7)将LED晶片(8)固定在透明固晶板(5)上,LED晶片(8)通电发出的本色光为六面出射,一部分直接穿过透明玻璃片(3)后,照射到荧光片上,再从荧光片表面发出白光;另外一部分通过反光杯(10)镜面反射后再穿过透明玻璃片(3),照射到荧光片并转换成白光出射,光路转换示意图如图7,LED晶片发出的光线(14)为LED晶片(8)发出的光线,本色光通过荧光粉转换后白色光线(15)为LED晶片(8)发出的本色光通过荧光片转换后的白色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