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0640.6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3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娜;郭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58;C08G18/48;C08G18/42;C08G59/04;C08G59/06;C09J175/08;C09J175/06;C09D175/08;C09D17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乳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环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印染、造纸等工业领域。目前多数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是采用内乳化的方法,在制备聚氨酯的过程中,引入亲水成分,如羧基(-COO-)或磺酸基(-SO3-)等合成的。这些亲水基团的存在使得单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耐水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等无法与溶剂型聚氨酯相媲美,为了扩大水性聚氨酯的应用范围,必须通过交联改性的方法提高聚氨酯性能,包括采用多功能度反应原料,有机硅氧烷和多异氰酸酯等。
环氧树脂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等优点,其结构中含有羟基和活泼的环氧基团,容易发生反应;它的引入会使聚氨酯产生一定程度的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对聚氨酯涂膜的力学、耐水性能等有较大改善。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主要是利用环氧树脂的-OH和-NCO发生反应,以及环氧树脂中环氧基的开环反应将环氧树脂的高耐性、高粘接性及高强度引入到聚氨酯树脂中,获得的改性树脂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在胶粘剂、涂料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单纯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也存在乳化困难,环氧基的引入数量有限等缺点,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提高聚氨酯树脂的耐水性、粘结性,以及强度,在胶粘剂、涂料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1)制备缩水甘油醚型多羟基化合物中间体:将多羟基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并用NaOH闭环,在多羟基化合物上引入环氧基,其中,多羟基化合物指羟基官能度≥3;(2)制备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按质量份数计,将融溶的二元醇15-22份与二异氰酸酯17-25份在80-90℃进行聚合反应,反应时间为2-5h,接着加入1-6份缩水甘油醚型多羟基化合物中间体用作水性聚氨酯的扩链剂、1-4份羧酸盐型扩链剂和0-1份交联剂,在60-80℃反应2-5h,再调解体系pH为7.0~8.0,最后搅拌下加入温度为0-40℃去离子水,得固含量为25%的乳白色泛蓝光乳液A。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为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间苯三酚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催化剂为BF3-乙醚络合物、SnCl2、AlCl3、H2SO4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多羟基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1~1:2,NaOH与环氧氯丙烷为等摩尔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缩水甘油醚型多羟基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为:将多羟基化合物与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将反应液预热至40℃,搅拌下将环氧氯丙烷在30min内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反应4h后,加入NaOH闭环,最后,减压蒸馏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即得中间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二元醇为聚醚二元醇或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和聚酯二元醇数均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聚醚二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元醇或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为聚己内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或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元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羧酸盐型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或二羟甲基丁酸;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有机碱为三甲胺、三乙胺或三乙醇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在多羟基化合物上引入环氧基,提高交联密度,进而使得聚氨酯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均得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中间体的制备:在250mL三口烧瓶中将丙三醇与BF3-乙醚络合物搅拌均匀并将反应液预热至40℃,搅拌下将环氧氯丙烷在30min内滴加至反应液中,反应4h,然后加入固体NaOH反应1h,最后减压蒸馏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即得中间体,备用,其中,所述丙三醇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1,所述氢氧化钠与环氧氯丙烷为等摩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热解炉
- 下一篇:一种溶解浆黑液的综合处理与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