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桥梁结构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9200.9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兴;王翔;王波;荆国强;刘鹏飞;柴小鹏;方华兵;崔清强;高阳;赵建;潘立泉;李荣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B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桥梁 结构 接触 无损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方法,具体涉及用于桥梁结构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等大型工程结构形变的测量一直是其施工与运营安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工作,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后期运营状态的好坏评估都是通过对结构的形变参数测量得以实现的。一个科学可靠的测量手段不仅可以使得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而且会给工程技术人员带来方便,节省人力和经济成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结构的检测技术及产品也不断丰富,如现在常用的有水准仪、全站仪、百分表、连通管、GPS、激光测量等,它们基本都是基于接触式的测量,需要在测点布置设备,有的还需要在测点用螺栓、焊接等方式安装固定传感器,这本身就对结构产生了损伤。接触式测量每次只能测一个测点,技术人员需要在工程结构上攀爬来布置测点,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涉及到人员安全。大型铁路或高速公路桥梁结构运营期线路都是封锁的,除车辆外其余人员不得在线行走,也就是技术人员不能随意在线检测。遇到情况需要检测的话需要提交申请报告由相关部分层层审批,手续繁琐,也耗费时间,有的较大规模的检测还会中断交通,这给日常运输必定带来不便,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桥梁结构无法非接触无损检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结构的非接触无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桥梁结构上确定检测部位,固定拍摄装置,在工程结构承受不同载荷时获取所述检测部位的参考灰度图像和目标灰度图像;
在所述参考灰度图像上确定一个要检测其位移的像素点(x,y),所述像素点(x,y)的灰度值为f(x,y),以所述像素点(x,y)为中心选取一个像素大小为(2M+1)×(2M+1)的参考模块,M在所述参考模块不超过所述参考灰度图像边界的范围内可以任意取值;
在所述目标灰度图像中任意选取一个大小同为(2M+1)×(2M+1)的目标模块,设所述目标模块中心像素点的坐标为(x’,y’),所述像素点(x’,y’)的灰度值为g(x’,y’);
根据以下相关函数作相关计算,在所述目标灰度图像上搜索所述目标模块,从而确定像素点(x’,y’)的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9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装卸式电喷枪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旋转放肩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