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SiC纳米线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6420.6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江;矫金福;徐用军;姜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36 | 分类号: | C01B31/36;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纳米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材料是自第一代元素半导体材料(Si)和第二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GaAS、GaP、InP等)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该种材料具有宽带隙、高热导率、高临界击穿电压、高载流子饱和漂移速度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高温、高频、大功率、光电子和抗辐射器件。尤其在高速电路器件、高温器件和高功率器件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由于碳化硅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抗氧化性、高耐腐蚀性、高导热性和低热膨胀系数等特点,所以SiC材料也是制备高温复合材料大尺寸构件的主要增强相之一。SiC一维纳米材料特殊的结构、优异的物理性能、既能比较容易地与当前成熟的集成电路工艺相兼容,又可以在纳米方面发挥其独特的性能,具备了块体材料无法达到的优异性能。因此,SiC纳米线的快速制备对于推动产品的微型化、高性能化,以及节能、高效、低耗、高集成度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制备SiC纳米线的主要方法有弧光放电法、减压气氛烧结法、气相沉积法、聚合物热解法、微波烧结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弧光放电法和气相沉积法一般需要成本较高的金属催化剂,得到的最终产物不纯。聚合物热解法工艺复杂,产品形貌及成分可控性差,制备成本较高,并且污染环境。目前,文献“Catalytic synthesis andphotoluminescence of needle-shaped 3C–SiC nanowires【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28(2003)295-297】”介绍了一种以铁作为催化剂,减压5.0×10-2Torr,加热到1700℃,保温2h,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含有催化剂,并且经过减压、1700℃高温、设备要求复杂,成本较高。文献“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bulk-quantityβ-SiC/SiOx coaxial nanowire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35(2012)1005-1011】”报道了以Si、SiO2、石墨为原料制备SiC纳米线,利用的是微波烧结法,在减压和1400℃烧结,对设备要求较高,成本高,操作复杂。可以看出,微波烧结法和减压气氛烧结对于设备要求非常高,要求设备气密性要好,而且实验过程中需要真空或低压烧结,危险性较大。此外,许多报道的制备方法往往采用碳粉作为碳源,这就导致材料的可重现性较差,不同批次制备的SiC纳米线存在形貌差别迥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合成SiC纳米线方法需要高温、产物纯度低以及对设备要求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β-SiC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β-SiC纳米线的合成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
一、按质量百分数比将15%~40%的硅粉、25%~65%的SiO2粉体和15%~55%的碳纳米管粉体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粉体,然后将混合粉体放入管式炉中置于氩气氛以1200~1500℃的温度烧结,保温1~8h,得到初级产物;
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初级产物放入加热设备中,在300~70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2~10h去碳,然后放入质量浓度为30%~50%的氢氟酸中处理1~12h,经减压过滤后分别用水和乙醇洗涤2~4次,再在70~90℃下干燥2~3h,得到β-SiC纳米线;
其中步骤一所述的硅粉细度为100~300目,SiO2粉体的粒径小于80nm,碳纳米管的直径为20~40nm,长度为5~15um;
步骤一中所述的氩气氛中氩气纯度大于99.99%。
本发明β-SiC纳米线的合成方法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合成方法得到的β-SiC纳米线的直径为20~30nm,长度为微米级,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出所制备的SiC纳米线具有较高的纯度,且产品的重现性高、可控性好。
2、本发明制备的SiC纳米线是通过管式炉合成的,氩气气氛烧结过程直接与大气相通,无需经过减压处理,对仪器要求低。烧结温度为1200~1500℃,烧结温度较低,操作简便。
3、本发明的合成从原料到产品的制备过程,对环境污染小,原料利用率高,主要应用于SiC纳米材料的合成。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八得到的β-SiC纳米线的XRD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ABS齿轮检测装置
- 下一篇:扫风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