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油沙棘果汁饮料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3147.1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今帝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2204***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棘 果汁 饮料 制造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油沙棘果汁饮料,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油沙棘果汁饮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饮料制造工艺领域。
二、背景技术
沙棘油是沙棘果汁的精华。其功效一是防癌、治癌、改善癌症症状,功效二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功效三是治疗心血管病,功效四是沙棘油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具有缓解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毒性作用,从而保护肝脏。功效五是治疗炎症,对咽喉炎、口腔溃疡、扁桃腺炎、上颌窦炎、牙周炎,宫颈糜烂等有治疗作用。功效六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其疗效特殊,祛痰、止咳作用十分明显,一般服用 3-5 天出现疗效,咯痰量逐渐减少。功效七是具有杀菌、促进组织再生,对烧伤、烫伤、冻伤、刀伤、枪伤等外伤,可不需消毒直接进行油性包扎,是止血止痛,消炎生肌且不留疤痕的良药。功效八是沙棘油含有多种维生素、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及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即可营养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可提高睡眠的质量,同时还能营养脑细胞,增强人体活力,还可用于久病体弱,老年性体弱及大便干燥、秘结者。功效九就美容养颜、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延缓人体的衰老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功效十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保证优育。
目前市场上沙棘果汁饮料多为清汁型的,有些混浊型的也很少含有果油,这就很难体现沙棘果汁的综合功效。同时目前市场上混浊型的沙棘果汁饮料95%以上产品存在果油上浮、分层、沉淀、褪色、产气等质量问题,影响了含油沙棘果汁饮料产品的整体商品性。因此,市场上急需高质量的高油沙棘果汁饮料产品及其制造工艺,来促进我国沙棘加工产业水平的提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油沙棘果汁饮料,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油沙棘果汁饮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百分含量的原料:
沙棘原果汁 12.0-15.0%
沙棘果油 0.08-0.10%
白砂糖 8.0-10.0%
亲油性单干酯 0.03-0.05%
藻酸丙二醇酯 0.03-0.05%
黄原胶 0.10-0.15%
β-状糊精 0.06-0.08%
结冷胶 0.06-0.08%(低酰基型)
异VC钠 0.01-0.015%
乙基麦芽酚 0.01%
净水 余量
一种高油沙棘果汁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果油含量高的沙棘果(“楚依”等沙棘品种)现榨,原果汁不分离果油,压榨后按定量快速加入0.01-0.015%异VC钠(抗氧化剂与营养增强剂)。巴氏杀菌温度65-70℃、时间25-30min。称重的杀菌沙棘原果汁加入0.01-0.018%%果胶酶,在45-50℃条件下保温酶解2.0-2.5小时,酶解液冷却在4-6℃下8-10时后经150目筛过滤后备用。
步骤二:添加沙棘果油要求含量在95%以上,先加入已定量的处理后沙棘原果汁中,在常温下采用35-40 Mpa压力下均质2-3次。
步骤三:用70-75%净水加热85-90℃,加入白砂糖8.0-10.0%、亲油性单干酯0.03-0.05%、藻酸丙二醇酯 0.03-0.05%、黄原胶0.10-0.15%、β-状糊精0.06-0.08%、结冷胶0.06-0.08%(低酰基型),采用2800 rpm高速剪切乳化机剪切10-15分钟,保温6-10分钟至胶体稳定透明时,加入均质后高油沙棘原果汁,再剪切5-8分钟后,用胶体磨研磨10分钟。
步骤四:用80℃净水充分溶解0.01%乙基麦芽酚后加入料液中,补足净水后,整体料液进行常规的脱气、均质、灌装操作。
步骤五:灌装后至常温时,用摇瓶机或人工进行摇瓶,使内容物在常温下处于稳定胶体状态,来保证其优良商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高油沙棘果汁饮料及制造方法”工艺流程图,只对操作路径进行描述,其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详见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今帝酒业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今帝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