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扫描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5333.0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为敬;张立荣;周雷;徐苗;王磊;彭俊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有机 电致发光 显示器 扫描 驱动器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扫描驱动技术,特别涉及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扫描驱动器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扫描驱动器,扫描每一行像素,保证显示器每帧数据更新。对于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来说,每个像素电路需要外围扫描信号控制灰阶数据写入和更新,并实现显示功能,是有源显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扫描驱动器技术指标主要有:速度,功耗以及驱动能力等。
传统的扫描驱动器采用CMOS工艺,制作成芯片,然后通过COG机器将芯片压在显示器外围的接触键。由于芯片成本高,芯片面积和阵列引线消耗面积大,需要特定的COG机器压芯片,造成整个过程非常大的成本消耗,并且不利于实现窄边框,不符合人眼审美观。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对扫描驱动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功能上要符合驱动的需求,还要消耗面积越来越少,实现可弯曲或者折叠。在有源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器玻璃基板上集成扫描驱动器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在玻璃基板上集成扫描驱动器,不仅降低成本,减少基板面积消耗,减少工艺步骤,还可以把扫描驱动器制作在柔性基板上,实现柔性显示。但是随之而来的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玻璃基板上制作的薄膜晶体管,迁移率低,传输类型单一,全N型或者是全P型管,长时间加电压会出现阈值电压漂移等问题,会使扫描驱动器功能失常,功耗突变,输出摆幅变小等一些毁灭性的结果,因此在设计扫描驱动器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扫描驱动器,只需一种传输类型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扫描驱动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扫描驱动器,包括N级单元扫描驱动器;每个单元扫描驱动器包括一个输入端IN,一个时钟信号输入端CLK,一个复位端RESET,第一输出端COUT和第二输出端OUT;第一级单元扫描驱动器的输入端IN接收开始输入信号;第1~N-1级单元扫描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COUT的输出信号作为下一级单元扫描输入端IN的输入信号;第2~N级单元扫描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COUT的输出信号作为上一级单元扫描驱动器复位端RESET的启动信号;
每个单元扫描驱动器包括:
输入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晶体管;其中第一、第二晶体管在时钟高电位时导通,控制第三、第四晶体管导通情况,从而对输入信号采样;
信号耦合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和一个电容Cp,采样信号控制第五晶体管的导通状态,电容Cp根据时钟信号耦合采样信号,控制输出信号;
电路的输出级包括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晶体管;其中第六,第七晶体管构成非门,为采样信号的反相;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晶体管构成两个输出端,第八、第十晶体管接正电源,提供高电平输出;第九、第十一晶体管分别接两个负电平,提供负电平的输出;
电路电荷泄放模块包括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晶体管;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晶体管构成对采样信号的保持和泄放回路,第十三晶体管受输入信号控制,确保输入信号高电平时,输出级为低电平;第十二、第十四、第十五晶体管受下一级单元扫描驱动器的输出信号控制,当下一级扫描驱动器的输出信号为高时,第十二、第十四、第十五晶体管导通,泄放电荷。
对于第1~N级单元扫描驱动器: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时钟控制线,第一晶体管漏极接该级单元扫描驱动器的输入信号线;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时钟控制线,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和第十二晶体管的漏极;第三晶体管的漏极接正电源线,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第四晶体管漏极;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接第十三、第十四晶体管的漏极,以及第五、第七、第八、第十晶体管的栅极和电容Cp的一端;
第五晶体管的漏极接时钟信号,第五晶体管的源极接第十五晶体管的漏极,以及电容Cp的另一端;
第六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接正电源VDD,第六晶体管的源极接第七晶体管的漏极以及第九、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第七晶体管的源极接第一负电源VSSL;第八晶体管的漏极接正电源VDD;第九晶体管的源极接第一负电源VSSL,第十晶体管的漏极接正电源VDD,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接第二负电源VS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水电联动风机机械通风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