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退避机制的RFID防碰撞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4711.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程良伦;苏海武;高锐;田刚;于皓;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退避 机制 rfid 碰撞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退避机制的RFID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阅读器初始化作用范围内所有标签并要求作用范围内所有标签响应;其中发生碰撞的位置用X表示,没有碰撞的位置记录该位接收到的数据;
2)阅读器根据接收到碰撞位情况计算出退避因子X%,并把退避因子X%发送到射频作用范围内所有标签;
3)作用范围内所有标签根据阅读器发送的识别请求命令在旧的退避因子X%基础上继续进行身份识别;或根据更新退避因子X%命令更新退避因子X%,选择自适应的退避机制,并分别在周期时间内定时;
4)作用范围内的标签在周期时间内,如果定时时间到,则回送数据给阅读器;否则进行睡眠;
5)当回送数据给阅读器发生碰撞时,则标签等待下一周期的重新识别,阅读器根据最新的碰撞位X情况,通过搜索碰撞位与临界值一一映射的关系表,决定碰撞位X情况是否达到临界值,如果达到界值,则发送更新退避因子命令;如果没有达到临界值,则发送识别请求命令,避免过于频繁更新退避因子,继续步骤7);
6)当回送数据给阅读器不发生碰撞时,标签将接收到识别成功标志命令,标签进入身份识别成功状态.阅读器判断是否识别作用范围内所有标签,如果作用范围内所有标签识别完成则结束,否则继续步骤7;
7)返回步骤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阅读器使用曼彻斯特编码标签碰撞数据位,记录为最原始的标签ID碰撞数据;记录的具体实现过程是:当不同标签回送的数据相应位上有不同的数值,则相应的位用X表示;当不存在碰撞,则用接收到的数值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退避因子X%是碰撞位占据总数据位的百分比,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选择自适应的退避机制的具体实现过程是如下:
当上次识别成功时:Cnew=INT[Cold*8*Rand(0,X%)];
当上次识别失败时:Cnew=INT[Cold*4*Rand(0,X%)];
其中,Rand(0,X%)表示是0到X%的随机数,INT{…}表示取整,2≤Cnew、Cold≤32;D的取值关系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回送数据给阅读器发生碰撞时所作的行为选择;如果阅读器反馈发送的是识别失败标志,则等待下一周期的重新识别;如果阅读器发送的是退避因子,则所有未识别的标签根据最新发送来的退避因子重新选择退避机制;即更新定时器里的时间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碰撞位X是否达到临界值具体实现过程为:根据最新两次的退避因子X%值,预测网络系统的吞吐量,从而由退避因子变化率ΔX%决定是否更新退避因子X%值;当ΔX%>=0.5时,则更新退避因子X%,其中X%(k)表示本次最新退避因子,X%(k-1)表示前一次退避因子,ΔX%是退避因子变化率,且ΔX%公式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7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腔束缚肺活量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浇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