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气混凝土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3445.2 | 申请日: | 201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珍;王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宗彩湖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8 | 分类号: | C04B28/08;C04B38/02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 53104 | 代理人: | 许永昌 |
地址: | 6557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强度高、造价低、保温、隔热、隔声、耐火性能好等优点,作为一种高科技绿色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商业、厂房等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内外墙体、楼板和屋面等建筑结构中。全国加气混凝土产品生产企业近600家,总设计年生产能力超过4650万立方米,其中70~80%是从事利用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产品质量降低,导致墙体面层开裂、空鼓等现象的发生。传统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方法的硅质材料选择单一的砂或粉煤灰,粉煤灰细度波动大,粗料下沉导致浇注不稳定,成品上下部的强度、密度偏差大,易断裂。本公司选择砂和粉煤灰混合作为骨料,通过控制磨砂细度,加入粉煤灰浆中来调节原材料细度,解决了原材料细度不稳定带来的产品内部上下强度偏差大的问题,还增加了抗压强度,提高了抗冻性能,降低了干燥收缩值。产品气孔结构好,物理性能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公开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方法,以解决目前加气混凝土砌块存在的上述问题。
加气混凝土生产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以粉煤灰、砂、石膏、生石灰、水泥、铝粉为原料,按加气混凝土生工艺制造;以重量计,其中:粉煤灰20—35%、砂30—50%、石膏3—5%、生石灰7—15%、水泥5—15%、铝粉为前述五种原料总和的7-9/104;在浇注搅拌机内,加足量水,制成浇注浆料,浆料中含水量35—40%。
1、原料处理:
a、采用粉煤灰、砂与石膏混合制浆:粉煤灰20—35%、砂30—50%和石膏3—5%,一起入打浆池,制成浆料,泵入料浆储罐内备用;
b、生石灰采用块状生石灰送入磨机内粉磨成石灰粉,按添加比例7—15%,加入浇注搅拌机内与先制好的粉煤灰、砂、石膏制成的浆料混合;
c、采用散装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初凝时间必须大于45min,终凝时间必须小于12h;以5—15%比例用量,加入浇注搅拌机内与先制好的粉煤灰、砂、石膏制成的浆料混合;
d、铝粉,用固体分中活性铝≥90%的油剂型或水剂型铝粉:油剂型铝粉代号分别为GLY-75和GLY-65两种;水剂型铝粉代号分别为GLS-70和GLS-65两种,任选其中的一种,用量比例为前述五种原料重量的7-9/104,即按前述的粉煤灰、砂、石膏、生石灰、水泥的干料量为基数,计取万分之七到万分之九间的数值量的铝粉,与此五种料的浆料搭配,制成混合浆料。
e、边角料冲洗至废浆池内,不断搅拌处理制成浆料,泵入废浆储罐中备用,掺入比例为步骤a、b、c、d得到的浆料重量的3—5%。
2、生产过程
(1)配料、搅拌、浇注:a、粉煤灰、砂与石膏制成的混合浆料由电子计量称计量后放入浇注搅拌机内;b、石灰、水泥计量后由卸料装置卸到浇筑搅拌机内;c、铝粉按比例计取,倒入铝粉搅拌机内制成悬浮液,再放入浇注搅拌机内;d、前述所取料与3-5%的边角料制成的浆料一起在浇注搅拌机内制成浇注浆料,向模具中浇注,浆料在浇注前温度应达到35℃-40℃。
(2)切割、编组:静停初养不少于1.5小时,再经手指轻按感觉检测达到切割强度后,切割成胚体,吊运至釜前蒸养小车上,每车堆放二模,堆放好的蒸养小车由慢动卷扬机牵引在釜前轨道上进行编组,每条釜前轨道编放五辆蒸养小车。
(3)蒸压及成品:编组好的胚体入釜内蒸压养护,蒸汽压力1.3Mpa,恒压蒸养时间不少于8.0h得成品。
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加气混凝土,不仅解决原材料细度不稳所致的上下强度偏差大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成品的抗压强度,抗冻性能及其干燥收缩值也有很大提高,同时还解决了传统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低、易开裂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原料处理要求:
粉煤灰质量要求:细度过0.045mm方孔筛筛余≤ 45%,过0.080mm方孔筛筛余≤ 25%,烧失量≤10%,SiO2≤40%,SO2≥2.0%。
砂的质量要求:SiO2≥65%, K2O+Na2O≤5.0%,C1- ≤ 0.03%,云母≤1.0%, SO3 ≤2.0%,粘土≤8.0%。砂的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宗彩湖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师宗彩湖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3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