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2785.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岳;张广宇;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1/44;C08G83/00;C08G81/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紫外 纺织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浴比1:30~50将纺织品浸渍于纺织品整理液中,所述的纺织品整理液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01~5%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或改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浓度为0.001~1mo1/L的锌盐,所述的锌盐为ZnSO4,Zn(NO3)2,ZnAc2,ZnCl2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震荡、水浴加热至100℃,再浸渍处理10~120min,得到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织品为棉纤维、丝纤维、毛纤维、化学合成纤维、混纺纤维加工而成的机织布、纱线、无纺布或针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为:将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溶解于氯仿中,得到质量浓度为20~200g/L的溶液A;将聚(乙二醇)甲基醚丙烯酸酯加入到溶液A中,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与聚(乙二醇)甲基醚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1:3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经50~60℃真空干燥后得到一种改性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为:将十二酸、十四酸、十八酸中的一种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得到浓度为0.1~2.5g/L的溶液B,将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加入到溶液B中,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与十二酸或十四酸或十八酸的质量比为10:1~50:1进行缩聚反应,经50~60℃真空干燥后得到一种改性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
5.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浴比1:30~50将纺织品浸渍于纺织品整理液中进行处理,所述的纺织品整理液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01~5%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或改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的水溶液,得到载有端氨基超支化合物或改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的纺织品;将经所述纺织品整理液处理后得到的纺织品置于浓度为0.001~1mo1/L的锌盐溶液中浸渍处理20~60min,所述的锌盐为ZnSO4,Zn(NO3)2,ZnAc2,ZnCl2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取出后经汽蒸、晾干,得到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织品为棉纤维、丝纤维、毛纤维、化学合成纤维、混纺纤维加工而成的机织布、纱线、无纺布或针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为:将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溶解于氯仿中,得到质量浓度为20~200g/L的溶液A;将聚(乙二醇)甲基醚丙烯酸酯加入到溶液A中,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与聚(乙二醇)甲基醚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1:3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经50~60℃真空干燥后得到一种改性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紫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为:将十二酸、十四酸、十八酸中的一种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得到浓度为0.1~2.5g/L的溶液B,将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加入到溶液B中,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与十二酸或十四酸或十八酸的质量比为10:1~50:1进行缩聚反应,经50~60℃真空干燥后得到一种改性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27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