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滴喷出头及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2013.X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英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喷墨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45 | 分类号: | B41J2/045;B41J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出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滴喷出头及记录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即使使用低粘度的油墨也不会引起相邻的油墨流路的串扰的影响引起的油墨的溢出而能够进行稳定喷出的液滴喷出头及搭载该液滴喷出头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从喷嘴喷出油墨的液滴喷出头,已知有剪切振模(Shear mode)型的液滴喷出头。该液滴喷出头将多个油墨流路和多个隔壁交替并设,通过隔壁的变形动作而从喷嘴喷出油墨流路内的油墨。隔壁由对提供给该隔壁表面上形成的的电极的施加电压产生反应而进行变形动作的促动器构成。
图1表示剪切振模型的液滴喷出头的一例。(a)是概略立体图,(b)是剖面图。
在同图所示的液滴喷出头1中,11是油墨管,12是喷嘴形成部件,13是喷嘴,14是上部基板,15是油墨供给口,16是下部基板,17是隔壁。而且,油墨流路18由隔壁17、上部基板14及下部基板16形成。
各隔壁17利用使分极方向彼此为相反方向的由PZT等压电材料构成的上壁部17a和下壁部17b形成。其中,压电材料例如可以仅是符号17a的部分,只要是隔壁17的至少一部分即可。隔壁17通过与油墨流路18交替并设,一个隔壁17由其两邻的油墨流路18、18共用。各油墨流路18的一端与在喷嘴形成部件12上与各油墨流路18对应的位置开设的喷嘴13连接,另一端经由油墨供给口15通过油墨管11与未图示的油墨罐连接。
在面临油墨流路18内的隔壁17的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电极。当对该电极施加规定的驱动电压时,隔壁17以く字状进行变形动作,对经由油墨管11向油墨流路18内供给的油墨给予用于喷出的压力,将该油墨流路18内的油墨从喷嘴13作为液滴喷出。
图2是表示该液滴喷出头1的油墨喷出时的动作的图。在此,表示多个隔壁17及多个油墨流路18中由隔壁17A、17B、17C、17D隔开的三个油墨流路18A、18B、18C。在各油墨流路18内的隔壁17表面形成有电极19A、19B、19C。各电极19A、19B、19C与供给驱动信号以便驱动隔壁17而用于喷出油墨流路18内的油墨的驱动信号发生部100连接。
首先,在对电极19A、19B、19C均未施加驱动信号时,隔壁17A、17B、17C均未发生变形(图2(a))。在该状态下,当将电极19A及19C接地并同时对电极19B施加驱动信号时,产生与构成隔壁17B、17C的压电材料的分极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电场,与各隔壁17B、17C一同分别在上壁部17a和下壁部17b的接合面产生移动变形,隔壁17B、17C彼此朝向外侧变形,扩大油墨流路18B的容积,在该油墨流路18B内产生负压力而流入油墨(图2(b))。
进而,当从该状态使电位恢复为0时,隔壁17B、17C从图2(b)所示的膨胀位置返回图2(a)所示的中立位置,对油墨流路18B内的油墨作用高的压力。
其次,在以使隔壁17B、17C彼此向反方向变形的方式施加驱动信号,缩小油墨流路18B的容积时,在该油墨流路18B内产生正的压力(图2(c))。
由此,充满油墨流路18B的油墨的一部分引起的喷嘴内的弯液面(meniscus)从喷嘴向被推出的方向移动,向喷嘴外突出而形成油墨柱。之后,在将该状态(图2(c))保持规定期间的期间,油墨流路18B内的正压不久反转成为负压,但在该压力从正压向负压变化的过程中,要使弯液面返回油墨流路18B内的力作用,将油墨柱拉向喷嘴的附近,推出的油墨成为液滴并喷出且飞翔。在此,如果在油墨流路18B内的压力成为负压后再次反转并要向正压变化的定时,使隔壁17B、17C返回图2(a)所示的中立位置,则对油墨流路18B内的油墨施加负的压力,将通过之前叙述的反转而从负压要向正压变化的油墨流路18B内的油墨的压力清除,制动弯液面,抑制弯液面的残余压力引起的振动。
这样,在驱动具有由至少一部分以压电材料构成的隔壁17隔开的多个油墨流路18的液滴喷出头1的情况下,当一个油墨流路的隔壁进行喷出动作时,相邻的油墨流路受到隔壁的动作的影响,因此,通常将多个油墨流路18中彼此夹着一个以上的油墨流路18并分离的油墨流路18汇总设为一组,将多个油墨流路分割为两个以上的组,按照对每个组以时间分割依次进行液滴喷出动作的方式进行驱动控制。例如,在驱动全油墨流路18并输出测试图像的情况下,进行每隔两个油墨流路选择油墨流路18从而分成3相喷出的所谓的3循环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喷墨技术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喷墨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2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携带方便的取暖器
- 下一篇:可旋转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