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滑动层铺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6744.8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韩森;张东省;陈德;高巍;李娜;韩微微;徐鸥明;刘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18 | 分类号: | E01C19/18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滑动 铺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设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滑动层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经济要发展,道路要先行”,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世界各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修建“安全、舒适、环保、经济”型长寿路面成为交通工作者面对的首要任务。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后期养护维修费用少等优点,其将是今后路面发展的最佳选择。但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及裂缝是受力的薄弱环节,因此,往往容易发生损毁,如有雨水的下渗,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反复冲刷基层表面,容易产生唧泥及板底脱空等病害,进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损坏。
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能够减少裂缝的产生,且裂缝产生时能够自己愈合。但传统的纵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施工繁琐,且没有预应力钢筋,容易发生破坏。
斜向预应力无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力均匀、少接缝、可连续施工,不失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最佳选择。铺设滑动层能够减少斜向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预应力损失及温度应力。滑动层的类型及结构参数对其功能的实现具有很大影响,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最优的滑动层类型和结构参数。但是,由于滑动层铺设厚度较小,如何铺设均匀且铺设厚度满足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滑动层铺设装置,一般都采用人工使用铁锨铺设。人工使用铁锨铺设既不能满足厚度的要求,又不能保证滑动层的铺设均匀性,远达不到滑动层的铺设要求,严重影响滑动层功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为弥补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滑动层铺设装置,可以实现铺设均匀,且铺设厚度满足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滑动层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架、刮平板及与刮平板固定连接的高度调节架,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轴架的中点焊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另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螺栓伸出所述开口的端部连接有螺母。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1)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螺母的口径,大于所述螺栓的直径;所述开口的长度小于所述高度调节架的高度与所述轴架的直径之差。
(2)所述轴架为一字形,所述一字形轴架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行走轮。
(3)所述轴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
(4)所述高度调节架的顶面包括左顶面和右顶面,所述左顶面和所述右顶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架的底面包括左底面和右底面,所述左底面和所述右底面可拆卸连接。
(5)所述轴架包括位于中间的一字形部件和固定连接在一字形部件两端的U形部件,所述U形部件的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二行走轮。
(6)所述轴架的中心活动连接有第二手柄。
(7)所述刮平板上设有高度刻度条,所述轴架顶部固定有指示针,所述指示针的针尖正对所述高度刻度条,所述高度刻度条的零刻度设置在下端。
(8)所述螺母上焊接有把手。
由于刮平板的左侧面与轴架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高度调节架上下移动,带动刮平板移动,可以调节刮平板的离地高度,通过读取指示针指向高度刻度条的刻度值,可以确定预定铺设高度,从而能够铺设出均匀且铺设厚度满足预定要求的路面滑动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滑动层铺设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架部位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度刻度条与指示针配合部位的左视示意图;
其中,1、行走轮;2、刮平板;3、手柄;4、高度调节架;5、高度刻度条;6、金属部件;7、手柄连接部件;8、指示针;9、轴架;10、螺钉;11、螺栓;12、螺母;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