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萃取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6548.0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董元华;靳涛;张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26 | 分类号: | C02F1/26;C02F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料 中间体 生产 废水 萃取 回收 方法 | ||
1.一种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萃取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经第一泵(1a)从第一储罐(10)送入到离心式搅拌萃取塔(2)中,有机溶剂由萃取剂、助剂和稀释剂组成,第二储罐(3)装有搅拌装置,有机溶剂在第二储罐(3)中搅拌均匀并进行酸化,酸从第五储罐(9)经第五泵(1e)进入到第二储罐(3)中,酸化后的混合有机溶剂经第二泵(1b)从第二储罐(3)送入到离心式搅拌萃取塔(2)内,废水和酸化后的混合有机溶剂分别从离心式搅拌萃取塔(2)的上部重相流入口和下部轻相流入口进入到萃取塔中,处理后废水从塔底底部重相流出口流出,进入到澄清罐(11)中,有机溶剂从塔顶部轻相流出口流出,进入到第三储罐(4)中静置分层,上层为需再生有机溶剂,从第三储罐(4)的上溢流口流出进入到第四储罐(5)中,下层为废水,从第三储罐(4)的下部流出进入到第一储罐(10)中;需再生有机溶剂经第三泵(1c)从第四储罐(5)进入到离心式搅拌反萃取塔(6)中,反萃取剂通过第四泵(1d)从第六储罐(7)进入到离心式搅拌反萃取塔内,需再生有机溶剂与反萃取剂分别从离心式搅拌反萃取塔的底部和上部进入到反萃取塔中,再生后的有机溶剂从反萃取塔的顶部流出口进入到第七储罐(8)中静置分层,上层为再生萃取剂,从第七储罐(8)的溢流口流入到第二储罐(3)中;下层为反萃取剂,从第七储罐(8)的底部进入到第六储罐(7)中;反萃取剂从离心式搅拌反萃取塔底部进入到第六储罐(7)中,第六储罐(7)中反萃取剂经第四泵(1d)进入到第八储罐(12)中,第八储罐(12)顶部装有搅拌装置,并设有加药口,反萃取剂从加药口进入到第八储罐(12)中;第八储罐(12)中反萃取剂经第六泵(1f)进入到第六储罐(7)中,塔底流出的反萃取剂进入到第六储罐(7)中,该反萃取剂在pH≥7时重复使用,当pH小于7时加入碱性物质至反萃取剂pH≥9,至第八储罐(12)中反萃取剂出现沉淀,过滤或离心,回收得到固体萘系中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萃取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搅拌萃取塔和离心式搅拌反萃取塔,均包括传动装置(14)和塔身,塔身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上澄清罐(18)、塔体(13)和下澄清罐(19),上澄清罐(18)和下澄清罐(19)分别设有视镜,上澄清罐(18)和下澄清罐(19)与塔体(1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液体分布器,塔身内贯穿设有转轴(15),传动装置(14)与转轴连接,传动装置(14)包括电机(28)和减速机(29),电机(28)与减速机(29)连接,减速机(29)携电机(28)固定于塔身的顶部,并且减速机(29)的输出轴(30)与转轴(15)连接;转轴上设有叶轮组(16),所述叶轮组由半开式叶轮组成,每个叶轮均设有上盖板(28)和3-7片桨叶(25),桨叶固定在上盖板(26)上,并垂直于上盖板,桨叶在长度方向的形状为抛物线形,其中以转轴轴心为桨叶原点,以上盖板为平面坐标系,桨叶型线方程满足y=a1x+a2x2,0.01≤a1≤0.5,0.01≤a2≤1,0≤x≤1200mm,桨叶宽为5mm-100mm;塔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环(17),上澄清罐(18)的上部设有轻相流出接口(24),下部设有重相进入接口(21),下澄清罐(19)的上部设有轻相进入接口(22),下部设有重相流出接口(23);上澄清罐(18)和下澄清罐(19)内分别设有界面控制装置,以保证澄清罐内油水界面稳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萃取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界面控制装置包括信号采集装置(31)和液位变送器,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为电容式物位计或电导率电极,信号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水位信号反馈到液位变送器,由液位变送器控制电动阀(32)、电磁阀(33)与截止阀(34)的闭合,从而保证澄清罐内油水界面稳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萃取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有机溶剂与废水的流量比为1:3-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5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