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便的合成[3.3.1]-双环缩酮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4702.0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军;陈峰;李腾;刘云龙;杨袁梁;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08 | 分类号: | C07D49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便 合成 3.3 缩酮 及其 衍生物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便合成双环缩酮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3.3.1]-双环缩酮在科研实验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巨大,且广泛存在于天然化合物的骨架中,尤其在有机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里,我们发明了第一例以苯乙酮衍生物与水杨醛衍生物反应的Aldol缩合产物,利用Pd(PhCN)2Cl2、手性配体以及AgBF4作为催化剂甲苯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步便可得目标化合物。构建双环缩酮的方法。该方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反应简单,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具有很高的原子经济性。据我们所知,通过一步合成方法来来构建双环缩酮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便的合成[3.3.1]-双环缩酮的新方法。所述的化合物是:将苯乙酮衍生物与水杨醛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发生Aldol缩合反应,所得的产物在Pd(PhCN)2Cl2、手性配体以及AgBF4作为催化剂甲苯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加入1.5当量的苯基硼酸,氩气环境下,反应24h,后经浓缩及柱层析得目标化合物。该方法反应简单,产率高,可快速合成各种取代的苯并吡喃环化合物。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R可为羟基、氢、烷基、烷氧基基以及卤素等,R1可为烷基、烷氧基、卤素等。
具体实施方式
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具体合成步骤如下:将苯乙酮衍生物与水杨醛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发生Aldol缩合反应,所得的产物在Pd(PhCN)2Cl2、手性配体以及AgBF4作为催化剂甲苯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加入1.5当量的苯基硼酸,氩气环境下,反应24h,后经浓缩及柱层析得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所合成的双环缩酮化合物,典型地包括下列结构式的化合物,但并不局限于此。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有特别说明以外,实施例中所说的薄层层析(TLC)采用山东黄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SGF254的硅胶板;柱层析采用山东黄海化学试剂公司生 产的300~400目的硅胶。
实施例1
A将苯乙酮与水杨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Aldol缩合反应,所得的产物在Pd(PhCN)2Cl2、配体以及AgBF4作为催化剂甲苯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加入1.5当量的苯基硼酸,氩气环境下,反应24h,后经浓缩及柱层析得目标化合物,收率为75%。
1H NMR(400MHz,CDCl3,TMS):δ2.36(d,J=2.8Hz,2H),4.06(t,J=2.8Hz,1H),6.90(t,J=7.6Hz,2H),7.01(d,J=7.6Hz,2H),7.12(dt,J=1.2,8.0Hz,2H),7.23(dd,J=1.2,7.2Hz,2H),7.37-7.45(m,3H),7.74(dd,J=1.6,8.4Hz,2H); 13C NMR(100MHz,CDCl3,TMS):33.2,34.2,98.6,116.8,121.4,125.8,126.4,127.2,128.0,128.3,128.8,141.4,151.9.
实施例2,其具体合成步骤参考实施例1。
B收率为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