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达比加群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94089.2 申请日: 2012-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2977077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0
发明(设计)人: 胡华南;屠雄飞;林祖峰;王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燎原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01/12 分类号: C07D401/12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郑文涛;严晓
地址: 317016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加群酯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达比加群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磺酸达比加群酯( dabigatran etexilate mesylate) 为达比加群的前药,化学名为3-[2-[[4-[[[( 己氧基) 羰基]氨基]亚氨甲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甲磺酸盐,系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研制开发,于2008年4 月首次在德国和英国上市,商品名Pradaxa。甲磺酸达比加群酯是继华法林之后50年来首个上市的全新口服直接抗凝血药物,2008年在欧盟获准用于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该药口服后在体内释放出达比加群,与凝血酶的纤维蛋白特异位点结合,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断凝血瀑布网络的最后步骤及血栓形成。2010年10月,FDA又批准甲磺酸达比加群酯胶囊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血栓和脑卒中的发生。与华法林等维生素K 拮抗剂相比,甲磺酸达比加群酯不但具有有效、可预测且一致的抗凝作用以及良好的卒中预防作用,而且具有出血风险较低,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低,且不与食物发生相互作用。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的上市,是抗血凝治疗领域和潜在致死性血栓预防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的合成工艺,首次公开于国际专利WO98/37075中,已有许多的文献和专利报道,其中间体3-[ [ [2-[ [ (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盐的合成是制备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的关键步骤,该中间体的盐主要有三种:1) 3-[ [ [2-[ [ (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盐酸盐;2)3-[ [ [2-[ [ (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醋酸盐;3)3-[ [ [2-[ [ (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对甲苯磺酸盐,但是由于其中间体盐酸盐和醋酸盐具有很强的吸湿性,难以结晶提纯,不利于规模化生产,而中间体的对甲苯磺酸盐,其吸湿性不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易于结晶提纯,从而使得合成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的工艺过程简化,且改善了生产环境,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式I化合物:3-[ [ [2-[ [ (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的对甲苯磺酸盐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WO2008/095928公开了首先由相应的式III化合物通过pinner法合成相应的脒式IV化合物,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后再加入对甲苯磺酸乙醇溶液成盐生成式I化合物。该方法生成的式IV化合物,难以浓缩干燥,不易分离提纯,不利于式I化合物的规模化生产。

 

第二种方法:WO2006/000353,WO2007/071742和WO2012/004396中,公开了首先由相应的式V化合物通过Pd/C还原合成相应的脒,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后再加入对甲基苯磺酸的乙醇溶液成盐生成式I化合物。该方法式V化合物的合成相对于式III化合物要复杂,而且需要高压加氢还原,同样生成的脒难以浓缩干燥,不易分离提纯,不利于式I化合物的规模化生产。

 上述两种工艺路线都是先合成脒化合物(式IV),然后再与对甲苯磺酸成盐,但是脒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不稳定,且工业上分离纯化难度大,工艺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试剂及能源,成本较高的问题;而若将式VI化合物不需要浓缩至干,直接成盐,则会导致产物质量不高、收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改良方式大规模合成式I化合物,其中式VI化合物的合成不需要分离或浓缩至干,可避免上述缺点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燎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燎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