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安全负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93079.7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H01M4/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刘懿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安全 负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负极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安全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得到了普遍应用。现在的许多数码设备都采用了锂离子电池作电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采用锂离子电池的数码产品更新升级速度很快,产品大都趋于便携化、经济化。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环保的、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体系很难满足既能大电流充电又能确保短路时电池安全的要求。
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中,如果大电流充电,很容易在负极上形成锂枝晶,进而造成短路,发生安全事故;如果电池内部混入了金属颗粒,或者当电池受到挤压时,电池同样会发生内短路,尤其是正极集流体接触负极膜片的短路方式,很容易引起电池燃烧,甚至爆炸。 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强、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负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安全负极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的安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比容量大、循环性能好、安全可靠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安全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负极浆料
使用如下物质重量份配比负极浆料:
人造石墨 60-68
PVDF粘接剂 10-15
增塑剂 4-7
聚丙烯腈 3-6
丙酮 50-70
聚乙烯 1-3
乙炔黑 3-5
导电聚噻吩 1-5;
将上述聚丙烯腈加入到上述丙酮中分散,制成聚丙烯腈分散液,依次加入导电聚噻吩和乙炔黑,以及聚乙烯、PVDF、增塑剂和石墨,得到负极浆料;
步骤2,涂布浆料
将上述浆料涂布在负极集流体上,作为初始极片;
步骤3,涂布碳纳米管
将碳纳米管、粘结剂PVDF按质量比1:3-4溶于水中,搅拌成均匀的浆料,然后将浆料均匀涂布在已制成的初始极片上,作为碳纳米管包覆的极片,碳纳米管涂布完成后,碳纳米管的质量占整个负极膜片的质量5-10%;
步骤4,冷压、切片,制得负极极片。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将聚丙烯腈的分散液放入搅拌机中以800-1000转/分钟搅拌1-2小时后,依次加入导电聚噻吩和乙炔黑以及聚乙烯、PVDF、增塑剂和石墨。
在本发明所述的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将聚丙烯腈的分散液放入搅拌机中以800-1000转/分钟搅拌1-2小时后,向搅拌机加入导电聚噻吩和乙炔黑;以2000-2500转/分钟搅拌2-4小时后,再向搅拌机加入上述聚乙烯、PVDF、增塑剂和石墨。
最优选地,步骤1中各组分混合后,以1200-1500转/分钟搅拌3-5小时,得到负极浆料。即:将聚丙烯腈加入到丙酮中分散,制成聚丙烯腈分散液,将聚丙烯腈的分散液放入搅拌机中以800-1000转/分钟搅拌1-2小时,向搅拌机中加入导电聚噻吩和乙炔黑,以2000-2500转/分钟搅拌2-4小时,再向搅拌机加入聚乙烯、PVDF、增塑剂和石墨,以1200-1500转/分钟搅拌3-5小时得到负极浆料。
本发明制备的安全负极,在负极浆料中采用了聚乙烯、导电聚噻吩等添加剂,在高温工作时,进入熔融状态,从而可让负极失去导电性,因而保护电池不会继续过热爆炸,此外,在负极的表面涂布有碳纳米管,因此在充电时,负极导电能力强一些,锂离子进入负极的速度就变快,这样不容易在负极表面形成锂枝晶,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因此该负极用于锂离子电池时,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使用如下物质重量份配比负极浆料:人造石墨60,PVDF粘接剂10,增塑剂4,聚丙烯腈3,丙酮50,聚乙烯1,乙炔黑3,导电聚噻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