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变形热塑性纤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890.6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凌荣根;吴维光;吴金亮;吴扬君;杨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8/00;D01D5/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塑性 纤维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变形热塑性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抗变形热塑性纤维包括采用两种不同熔点、不同模量的热塑性聚合物,碳酸钙晶须、硫酸钙晶须、纳米坡缕石纤维;属于纺织纤维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面料的重要质量指标是面料挺括、不起皱、弹性好、保形性好。众所周知天然纤维的面料虽然具有舒适、卫生、环保的优点,但一般都有弹性差、易变形、易起绉的缺点。目前在纺织纤维和纺织面料的制造过程中,为获得挺括、不起皱、弹性好、保形性好的纺织面料质量,一是对面料采用高温热定形技术,二是用化学后整理定形技术。这些技术虽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但面料易疆硬和手感变差,且有化学污染影响面料的卫生和环保。如何能使面料获得挺括、不起皱、弹性好、保形性好的外观质量,又有舒适、卫生、环保的内在质量,是纺织科技工作者长期研究追求的目标之一。
热塑性聚合物,具有加热时软化以至流动,熔融成任意形状;冷却硬化后能保持其形状不变。即运用加热及冷却,使其产生液态与固态之间的可逆变化。这种热塑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且这种反复只是一种物理变化。热塑性聚合物PET、PA、PP、PBT、PTT、PE、PVC、PC、PU等都是热塑性纤维的原料。
坡缕石是一种层链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坡缕石晶体长约0.5-5微米(μm),宽约0.01-0.10微米(μm),呈毛发状或纤维状。作为一唯纳米级的坡缕石晶体是理想的高分子材料增强剂和功能改性剂。
晶须是以单晶形式生长而成的直径非常小(0.1~10um)、长度原子排列高度有序、强度接近完整晶体的理论值、有一定长径比(5~1000)的纤维材料,晶须的长度是高分子材料大分子链长度的几倍到几十倍。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少量晶须,便能在热塑性聚合物中起着骨架作用,形成聚合物/微纤增强复合材料。增强热塑性聚合物抵抗变形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免烫纺织品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变形热塑性纤维的制造方法,该抗变形热塑性纤维以模量较低、熔点稍高的热塑性聚合物为纤维皮层;另一种添加了碳酸钙晶须、硫酸钙晶须、纳米坡缕石纤维的聚合物,形成聚合物/微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模量较高、熔点稍低的热塑性聚合物为纤维芯层;经熔融复合纺制成皮芯型的抗变形热塑性复合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一种抗变形热塑性纤维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按质量份数取8-12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5-1um、长度为5-10um的碳酸钙晶须,8-12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1-0.8um、长度为6-10um的硫酸钙晶须,8-12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1-0.8um、长度为6-12um的坡缕石纤维;将上述三种材料混合均匀后,在250-350℃真空炉中焙烧4-6h,冷却后用六偏磷酸钠在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然后在常压状态下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10-20min,再在含硬脂酸钙分散液的60-70℃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分散、清洗25-35min,取溶液上层悬浮晶须经150目过滤,取改性晶须混合液,并重复操作3-5次直至滤清,滤清后在真空烘箱烘干,得到改性晶须混合物;
2)按质量份数取0.8-1.2份钛酸酯偶联剂,用2.5-3.5份异丙醇将钛酸酯偶联剂稀释、混匀、加热至40-50℃;将钛酸酯偶联剂稀溶液与步骤1)得到的6-10份改性晶须混合物,在70-80℃条件下混合机中密闭搅拌反应30-45min,烘干;
3)将步骤2)得到的5-10份改性晶须混合物与95-90份模量较高、熔点稍低的热塑性聚合物共混熔融的增强材料为纤维芯层;与一种模量较低、熔点稍高的热塑性聚合物熔融为纤维皮层,经熔融复合纺制成皮芯型的抗变形热塑性复合纤维。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抗变形热塑性纤维的制造方法,它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1),按质量份数取10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5-1um、长度为5-10um的碳酸钙晶须,10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1-0.8um、长度为6-10um的硫酸钙晶须,10份表征参数直径为0.1-0.8um、长度为6-12um的坡缕石纤维;将上述三种材料混合均匀后,在300℃真空炉中焙烧5h,冷却后用六偏磷酸钠在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然后在常压状态下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15min,再在含硬脂酸钙分散液的65℃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分散、清洗30min,取溶液上层悬浮晶须经150目过滤,取改性晶须混合液,并重复操作4次直至滤清,滤清后在真空烘箱烘干,得到改性晶须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